ID:2
P2P频道: P2P / 其他 /
平安陆金所晚节不保,离场P2P临走还要爆雷?
  平安陆金所是P2P的行业老大,是风向标,刚刚宣布退出P2P业务二十来天,就遭到投资人维权,传代销项目爆雷涉及十几亿。

  好一个“现有产品与客户权益不受影响” !!!
  1
  爆雷

  昨天财兔君的微信群里炸雷炸锅,炸的的像是谁要渡劫一样。P2P带头大哥刚刚宣布退出江湖,转载消费金融,这又是闹出什么幺蛾子???

  废话不多说,有图有真相。先上图————

平安陆金所晚节不保,离场P2P临走还要爆雷?
平安陆金所晚节不保,离场P2P临走还要爆雷?
平安陆金所晚节不保,离场P2P临走还要爆雷?
平安陆金所晚节不保,离场P2P临走还要爆雷?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陆金所,这是怎么了?

  陆金所投资人求求平安马明哲董事长救救命,陆金所总部在上海,怎么直奔平安总部找马总?

  马总可是在人民日报发表过撰文,陆金所从来没有过投资者受损事件的。

  马总可是在人民日报发表过撰文,陆金所从来没有过投资者受损事件的。

  马总可是在人民日报发表过撰文,陆金所从来没有过投资者受损事件的。

  你们这么干,是在打谁的的脸???

  财兔君从一名大V爆出的短信中得知,原来是儿子闯了祸还没有理(shua)干(lai)净,受害人不乐意,这是要叫家长,让老爸给擦屁股的节奏。
  
平安陆金所晚节不保,离场P2P临走还要爆雷?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代销、层层嵌套,一般是2年期100万起投。。。。。。

  这几个都是关键词,记住,后面财兔君会一一细说。

  此次爆雷的底层资产,凯迪生态、神州长城、东方金钰、龙利生物,四家上市公司,财兔君一一查得出个结论——还上市公司呢,都是大猪蹄子,没一个给好东西。

  这话说在七夕,好像不太应景,但是实话。

  凯迪生态,不,现在叫*ST凯迪(SZ:000939),什么叫*ST,你懂得,现在都已经公告有退市风险了。

  凯迪生态,雷一号无疑!

  神州长城,现在叫*ST神城(SZ:000018),又是一个*ST。实控人陈略自2018年7月7日以来,质押比例已高达99.9998%。现在控股股东股份被轮候冻结,公司被申请重整,还拖欠着自家员工工资8000多万。

  神州长城,雷二号更是无疑!

  龙利生物,又是*ST龙力(SZ:002604),*ST,已处于暂停上市状态。

  龙利生物,雷三号也是无疑。

  东方金钰控股股东云龙实业、子公司网络金融等与中泰睿信的合同发生违约并产生相应仲裁,导致东方金钰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部分子公司股权及兴龙实业所持公司股权被司法冻结。

  东方金钰,雷四无疑。

  一年之中踩了连踩四雷,这炸雷率比最顶尖的财务分析师还要精准。

  财兔君都觉得炒股的朋友,以后在重仓哪只股票之前,可以先去陆金所扒一扒,只有有产品和哪家上市公司有关系的,直接从自选股中提出,不失为一个好策略。如果有实践成功的,别忘了回来告诉我一声。

  真的只是运气不好,点背,踩雷多了点嘛?谁爱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陆金所,平安旗下理财平台、2018年毕马威全球金融科技前10强,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体现在哪里?

  请大声告诉我。。。。。
  2
  互金销售渠道之殇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投资者维权太中国特色了,既想着挣钱,又不要冒一点风险,出了事情耍耍赖,还想要按闹分配?

  没办法,特色国情嘛,有没有道理呢?存在即合理大学四年,财兔君法学课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老师每每讲完一个案例,总会结合实际说:法律是这样规定的,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

  那么现实实践中,陆金所到底充当什么角色呢?

  事件的结果就是上面四个雷,事实所在。下面就说说逻辑,毕竟现象都是服务于逻辑的嘛。

  陆金所用一个“代销”就真的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吗?

  代销,就是一销售渠道,类似于国美苏宁,不生产冰箱彩电,只负责门店卖场销售。靠佣金,靠绩效提成,一单单的挣。

  说白了,就一销售。但是金融产品销售和一般产品流通可不一样。

  彩电冰箱只要当场验看没问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产品流通终结,即使有三包售后服务,也是小概率。

  金融产品销售,投资者交钱之后才是流通的起点,直到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才是终点。

  这一点银行理财的客户经理最有体会,客户买了你的产品,你当月或次月就能按照销售金额拿到销售佣金,迟的话是年终。但是客户要到一两年之后、产品到期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赚了钱。

  金融产品是非常同质化竞争的商品,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存款,哪个赚钱就偏好哪个,没有说将情怀的。非82年的人民币不取,只钟情于红色的人民币,美感十足而对美元嗤之以鼻客户只关心赚不赚钱,不赚钱,下次不来了。

  这就是矛盾点了,投资人和陆金所的动机不同。

  投资人的期望是保本保收益,最后收益越高越好。

  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如陆金所,是唯佣金论的。谁给的钱多听说的话,多听点少听点就看你给的佣金够不够多了。

  金主是产品发行方,就是资产管理公司。

  陆金所的客户经理压根就不代表投资人的利益,你指望着他能站在你的立场推荐靠谱的金融产品?

  自然是哪个佣金高推荐哪个,风险提示,可笑,如果不是有红箭头标出,谁能拍着胸脯给我说五秒钟之内找到“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几个大~大~大~大~字。

  相比,香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才是真~真~真~良心呀。
  
平安陆金所晚节不保,离场P2P临走还要爆雷?
(陆金所APP截图)

  想一想,什么样金融产品需要特别依赖渠道销售。要知道,渠道成本越高,意味着底层资产的融资成本就越高,意味着风险也就越大。

  渠道佣金点数加上宣传的投资回报率如果高的离谱,代销的客户经理还拼命向你推荐,可见人品。

  试想股神巴菲特如果自己要发行基金来融资的话,你觉得他还需要一个销售渠道来帮忙宣传推广和包装,分自己一杯蛋糕嘛?

  直接起来振臂一呼,嚎一嗓子就行了,还费那劳什子什么劲?这才是真正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就是为什么神州长城找大同证券借钱,大同证券设计了产品同吉58号,由陆金所用“尊理财EG1060”卖给客户,100万起!

  层层嵌套,不用说投资者,卖产品的客户经理都不一定知道投向了哪个项目。

  2年期100万,时间也不算短,投资金额也不是小数目,但凡有点赚钱能力的资产管理方再配个客服,客户就会被资产管理方各种方式留住的。

  对于陆金所来说,这TM叫飞单。所以才会名字变换的连他妈的不认识他了。

  其结果就是,陆金所利用自己的宣传包装优势,加上平安集团的背书获取客户的信赖,进行杀鸡取卵式的营销。

  陆金所的客户经理也许会在背后嘲笑财兔君傻蛋:公司给我的KPI是销售业绩,没有销售业绩我怎么在公司立足,怎么养家糊口。你却在这里和我扯什么专业能力,风险控制。

  这就是唯佣金论的金融渠道之殇。
  3
  请巨头爱惜点自己的羽毛

  陆金所辩驳自己只是“代销”,这其实是典型的互联网大旗下的金融销售渠道模式。赢利点的本质是一种金融经纪业务,以第三方财富管理的诺亚也是。

  前段时间诺亚踩雷承兴国际34亿也是异曲同工。

  这种事情,在大河有水小河满时,会相安无事。睁只眼闭只眼大家能挣到钱,也就不在乎深层次的矛盾被掩盖住。

  去杠杆之后,潮水退去,谁穿裤衩谁没穿,就不好说了。

  之前财兔君写香港安盛4亿连投险巨亏,有粉丝留言说财兔君不懂连投险,瞎说。

  财兔君这里连同这次的陆金所爆雷和之前的诺亚爆雷一起评价下。

  这种事情,香港安盛、诺亚、陆金所这些平台、代销渠道没有法律责任,要不然人家养的那么多法务、法律顾问都是吃干饭的嘛。你去法院告他,法院会告诉你起诉主体不对。

  业务上也是没有风险和责任,毕竟人家把合理合法合规的把钱挣到手了。

  有风险和损失的是声誉,名声。就是这事,你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事情干得有点让同行恶心,客户不耻。

  心知肚明不靠谱,还要挣不要脸的钱,这就要看个人价值观了。

  觉得这个价钱值得我不要脸,我就干。价钱太少,那我是要点脸,那我就道貌岸然,义正言辞的拒绝,除非你多加钱。

  世界上没有我卖出去的东西,只有你给不起的提成。一个粑粑要是销售提成一个亿,我都能给你卖遍五大洲。

  毕竟法律只管社会底线,不管个人道德底线。投资还是找些爱惜羽毛的机构吧。

  行业老大尚且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新思考下,整天标榜的“金融科技”的初心和巨头的社会责任、行业责任。

  金融资本是逐利的,互联网科技是天然具有赢者通吃的垄断性的,二者金风玉露一相逢,只会是指数级的更垄断、更暴利,更暴利,更垄断。

  指名道姓的大公司负面,很容易被投诉的。可客观事实确凿,财兔君希望公关找过了了到时候,能在逻辑上说服我,有些公司甚至图省力,直接就发来给不同媒体的一样内容的撤稿函,只换个Title,搞的财兔君一头雾水,估计连律师函的钱都省了。
相关阅读

本文真不要脸!平安陆金所晚节不保,离场P2P临走还要爆雷?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