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 传核心团队解散,格力手机走到梦醒时分:18个月无新品,曾当年终奖发给员工

    2023-05-20 12:25:37 时代财经 收藏

  格力电器(000651)董事长董明珠长达八年的手机梦,似乎走到了梦醒时分。

  5月19日晚,有媒体报道称,格力电器已解散在深圳的手机核心团队,该团队高峰时曾有接近100名员工。其引述格力内部人士称,“后面应该不会做手机了”。

  就此消息联系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应称,“目前格力手机研发持续进行中,TOSOT G7是格力第六代手机,且与格力+智慧家居结合,欢迎进入‘格力董明珠店’选购体验。”

  对于提及的手机核心团队是否解散的问题,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没有正面回应。

  观察到,今年4月底,格力电器发布2022年度财报,对手机业务只字不提,而此前8年的年报都有提及相关内容。此外,2022年底,格力电器研发人员骤降为12977名,同比减员1200余人。

  2014年度财报中,格力电器首次披露手机业务,宣布了手机即将面世的消息,从那时起,该公司的研发人员也在逐年增长,直到近两年才出现下滑。

  财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格力电器研发人员6594名,到2020年底增长至14458名,增幅约120%;公司员工总数则从2014年底的7.1万名增长至2020年底的8.4万名,增幅仅为17.5%。

  2021年底,格力电器研发人员仍维持在14233名,员工总数同比缩减2000余人;到2022年底,研发人员骤降到12977名,同比减员1200余人,员工总数则较上年底减少了9000余名。

  据悉,董明珠的手机梦最早可追溯至与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的10亿赌约。通过格力电器的8份年度财报,可看出这项业务的发展脉络。

  2013年底,董明珠与雷军公开打赌,赌约是如果未来五年内小米营业额超过格力,她赔偿雷军10亿元。自此,格力电器和小米开始明里暗里较劲。

  2015年初,董明珠在一档电视节目上表示,如果要做手机一定会超过小米,“我要做手机是分分钟钟的事,太容易了。”

  2015年报显示,格力电器已建成“e+e”智能环保家居系统,以格力路由器与格力手机承载的格力智联APP为控制中枢。格力手机的定位明确为公司智能环保家居系统的组成部分。

  2016年度财报则提到,格力电器实现二代手机的量产,建立了手机软件、硬件、结构、测试等各专业方向的开发流程和标准,并启动了手机线下渠道销售。

  2021年11月,格力第六代手机TOSOT G7上市,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款手机,还搭载Halo UI 6.0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也更新到第六代,这款手机外观与魅族18X极其相似,因此被人质疑是“贴牌手机”。迄今为止已过去18个月时间,格力手机再也未出新品。

  目前,TOSOT G7仍在格力官方天猫店有售,但月销是0。2019年,董明珠公开表态要在微店上免费发放3万台格力手机,之后格力电器又以年终福利的名义向员工发放手机。

  一老员工向证实,2020年,公司以年终奖的名义给他发了三台手机,取代了部分现金年终奖。即便如此,在2022年6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董明珠还是放出豪言,称格力的手机不比苹果差。

  观察到,产品在市场上反响平平,格力电器从不曾披露手机业务的收入,同时其不断将业务触角延伸到更多行业,谋求多元化发展。

  2014年,格力电器86%的营收来自空调,到2022年,该数据降至71%,生活电器、绿色能源、工业制品、智能装备等业务的营收占比均不超过3%,同期还因收购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52亿元,被收购公司期内净亏损19亿元。

  曾被誉为“董明珠接班人”的孟羽童近期离开格力,持续引发网友热议。她此前多番为格力做直播带货,卖得主要就是生活电器,而不是空调。

  今年第一季度,格力电器营收354.56亿元,同比增长0.56%,归母净利润约41亿元,同比增长2.65%,扣非净利润则减少1.36%。



 

格力电器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3-05-20)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73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7.21亿股,占流通A股48.66%

综合诊断:格力电器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4.74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本文传核心团队解散,格力手机走到梦醒时分:18个月无新品,曾当年终奖发给员工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