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鸿达兴业(002002)与法液空签署合作意向书,在氢气液化领域开展合作。根据协议,鸿达兴业与法液空将在氢气液化领域开展合作。本次鸿达兴业与法液空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液氢民用的产业化发展,助力新能源汽车、电子冶金工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提速。

  中欧液氢巨头携手布局液氢

  冬天的广州,依然处处鲜花可见。11月19日,鸿达兴业与法液空全资子公司液化空气(杭州)有限公司在中国广州市广州圆大厦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在氢气液化领域开展合作。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法国液化空气工程与制造中国区副总裁HAN zongkui等众多嘉宾出席了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鸿达兴业与法液空将在氢气液化领域开展合作,鸿达兴业将建设液氢装置。法液空将协助鸿达兴业进行液氢装置的技术和经济性分析,并就相关技术方案进行合作。而世界领先的液氢集团法液空和拥有中国第一家民用液氢工厂的鸿达兴业开展合作,也意味着中国液氢民用进程将进一步提速。

  资料显示,鸿达兴业是我国知名的大型资源能源综合产业上市公司,拥有“氢能源、新材料、大环保和交易所”四大产业,形成了完善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传统的强势产品PVC和稀土之外,鸿达兴业近年来在氢能和土壤调理剂方面异军突起。特别是在内蒙古设立的鸿达氢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建设运营了我国首个民用液氢工厂。

  据了解,作为我国氯碱行业的龙头企业,鸿达兴业通过对工业副产氢气特别是氯碱制氢的生产及应用研究,目前囊括气态、液态、固态三种不同氢形态的制氢、储氢和运氢技术,形成氢能源上游全产品服务商模式,成为中国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氢能源主要供应商。

  法液空成立于190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气体和医疗气体以及相关服务的供应商之一,向众多行业提供氧气、氮气、氢气和其它气体及相关服务。液化空气(杭州)有限公司是法液空全资子公司、全球工程技术事业部的核心成员,、最大工程制造中心,主要生产氧气、氮气和氩气的分离提纯装置以及一氧化碳、氢气的分离和液化装置。法液空业务遍及80个国家,员工68000多人。

  合作有利于加速液氢国内民用

  液氢是公认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但液氢技术却是国际级难题。据了解,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有能力生产液氢。法国液化空气工程与制造中国区副总裁HAN Zongku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氢能现在还处于市场培育的时间,一些技术壁垒相对较高。

  鸿达兴业与法液空的合作可谓是中外“强强联手”。此前,由鸿达兴业投资兴建的国内首条民用液氢生产线,已生产出液氢、高纯氢和超纯氢,这是中国首次由民营企业生产出液氢产品。同时,标志着民用液氢实现了零的突破。

  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表示,液氢技术门槛一向很高,比如氢气需要在-253℃才能变成液体,同时还要解决储氢、运氢等难题,面临投入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等问题。“氢能作为一个创新的产业,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界领头去创新。”

  此前,国内液氢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已日渐成熟,但产能较低,在民用上仍属空白。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国内的液氢向民用、商用转化进程已落后于发达国家。在产出第一桶民用液氢后,如何突破液氢自身物理特性约束、建立高效储运体系以及更大规模化发展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民用液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根据2019年的数据,全球已有数十座液氢工厂,总液氢产能为470吨/天。从市场应用来看,美国垄断了全球85%的液氢生产和应用,美国本土已有15座以上液氢工厂,产能达326吨/天以上,居于全球首位。此外,欧洲有4座液氢工厂,产能为24吨/天。

  在亚洲,除了中国,日、韩两国均在积极布局液氢民用市场。今年初,韩国纺织和化学企业晓星集团宣布,将与林德集团一起投资3000亿韩元建造全球最大的液氢工厂,其产能可为1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燃料。去年12月,世界上第一艘液氢运输船也在日本亮相。我国,在鸿达兴业的氢液化工厂项目投产前,国内只有应用于航天领域的液氢工厂,总产能仅为4吨/天。

  据了解,除了在氢燃料电池车与加氢站上的应用,液氢在高端制造、冶金、电子等领域亦可发挥巨大作用。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液氢占总产能的70%,与此同时,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液氢和超纯氢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从技术开发的角度来讲,国外发展得比较早,但中国有强大的后发优势,未来一定会后来居上。”HAN Zongkui表示,氢能在国内的需求庞大,源于人口基础、供应链的工业基础都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不难看出,本次鸿达兴业与法液空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液氢民用的产业化发展,助力新能源汽车、电子、冶金工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提速。

  液氢民用利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本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突破计算和控制基础平台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等瓶颈。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

  在多位资深人士看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亟待破解诸多技术障碍,尤其是氢能也出现产业链协同性不足、缺少整体解决方案、限制下游的产业化应用等薄弱点。不过,这问题正在逐渐被鸿达兴业所解决:氢燃料汽车尤需高纯度氢气,特别是超纯氢,液氢正是提取超纯氢的最佳方式。同时,随着大规模液氢的制取生产,也解决了氢气运输的核心难题,为全面推广应用清洁的氢能产品提供了便利。这将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推广解决多项痛点。

  氯碱制氢具有成本低、纯度高的特点,是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最佳氢源之一。为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发展布局,2016年鸿达兴业成立内蒙古氢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氯碱产能基础上开始向氢能行业转型升级,相继开展氢气制备、氢气加注、氢气储运、加氢站、移动加氢站、装备研究等技术储备布局。为了实现氢能产业的技术突破与生产落地,鸿达兴业先后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稀土(600111)(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成功打造了氢能源制造、储存和运输的上游全产业链。

  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占能源比重约为18%,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且随着技术研发和产业资本的持续投入,未来10~2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需求方面,到2050年,国内市场对氢气需求量至少达到6000万吨。作为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氢能将带动形成一个12万亿元产值的新兴产业。

  (编辑:CWJ)



 

鸿达兴业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11-21)


● 短期趋势: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短线可能回调。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05亿股,占流通A股42.73%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0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相关阅读
  • 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

    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

    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讯,冀中能源(000937)4月26日晚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60.36亿元,同比增长14.68%。归属于上市...

    2023-04-26 20:25:15 证券时报网
  • 奇安信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

    奇安信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

    奇安信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4月26日,奇安信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公司于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一季度迎来业绩开门红。具体来看,2022年公司实现...

    2023-04-26 20:25:43
  •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供应链升级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供应链升级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供应链升级。近日,铭利达(301268)召开数字化采购管理平台项目启动大会。铭利达、甄云科技高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双方高管表示,通过平台项目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深化协同创新,拓展...

    2023-04-26 20:26:23 铭利达官微
  • 国网英大公布2022年年报 稳运营促进稳增长

    国网英大公布2022年年报 稳运营促进稳增长

    国网英大公布2022年年报 稳运营促进稳增长。国网英大(600517)4月26日晚公布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报。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统筹、强经营、稳安全,实现营业总收入108.61亿...

    2023-04-26 20:26:14
  • 中关村:创新型医药产业集团渐成形 一季度净利润增245%

    中关村:创新型医药产业集团渐成形 一季度净利润增245%

    中关村:创新型医药产业集团渐成形 一季度净利润增245%。4月26日晚间,中关村(000931)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0亿元,稳中有进,同比增长5...

    2023-04-26 20:26:16

本文携手法国液化空气 鸿达兴业站上氢燃料电池汽车C位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