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
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 “绿色能源富豪”曾毓群身价达495亿美元 暂列彭博实时富豪榜全球第27位

    2021-07-10 14:10:15 证券日报网 收藏

  本报记者 李婷

  7月9日宁德时代(300750)报收545.88元/股,总市值依然维持在1.3万亿元。

  随着宁德时代市值创新高,本周福布斯富豪榜实时榜及亿万富豪指数均显示,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身价已经跃升至中国富豪榜前五位,并超越了马云。

  记者查询显示,亿万富豪指数实时榜显示,曾毓群的身价已经达到了495亿美元,位居全球第27位,而在第28位的正是身价481亿美元的马云。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汽车产业实现“绿能”的重要途径,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而宁德时代抓住了时代机遇,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也造就了新“绿色能源富豪”的财富故事。

  持续占据动力电池半壁江山

  6月28日,宁德时代宣布,正式与特斯拉签长期合作协议,将在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特斯拉供应锂电池产品。7月8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了国产ModelY标准续航版,起售价为27.6万元,预计将于今年8月陆续开始交付。据知情人士透露,而该款车型搭载的正是宁德时代电池。

  在持续的利好消息下,宁德时代市值创下新高,而在7月9日,股价一度最高涨至571.5元/股。而截至当日下午4时左右,《证券日报》记者查询亿万富豪指数实时榜显示,曾毓群的身价已经达到了495亿美元,位居全球第27位,而在第28位的正是身价481亿美元的马云。

  对此,张翔进一步分析认为,曾毓群的成功,确切说是宁德时代的成功;一方面也是企业经营的成功,宁德时代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使之成为驱动公司成长的核心动能。

  在技术方面,《证券日报》记者从宁德时代获悉,公司目前围绕解决消费者的安全焦虑、充电焦虑、寿命焦虑和里程焦虑,不断投入研发创新,2020年宁德时代成立了的21C创新实验室,中短期专注于金属锂电池、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电池研发,中长期研发方向为金属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开发。

  在市场方面,7月9日,中国动力(600482)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达到74.7GWh,同比增长217.5%;累计装车量为52.5GWh,同比上升200.3%;其中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装车量达到了25.76GWh,市场占比49.1%。

  将继续受益碳减排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全球已经开始了“绿能”竞赛。而宁德时代也已经率先在动力电池生产周期推动全程绿电生产以及持续减排计划。

  6月25日,宁德时代与多方资本签署的参与投资山东绿色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公告显示,公司将出资1亿元,占比6.86%。基金将重点投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治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新能源领域。

  此外,在7月6日,宁德时代与香港中华煤气达成战略合作,曾毓群在签署合作仪式上表示,双方将在工商业储能、供应链创新、能源绿色零碳转型方面展开深入合作,相信在全球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双方合作将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认为,富豪榜排名瞬息万变,马云和曾毓群一个代表中国互联网科技,一个代表动力电池能源科技,短暂的排名变化都是正常的。另一方面,曾毓群的上榜也必须看到,这是在全球绿色竞赛背景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随着新能源的上榜,也让人意识到绿色能源的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宁德时代有望继续从双碳目标中继续受益。

  丁长发进一步表示,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全球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可以看到LG、松下等也在持续加大布局,而宁德时代如何持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和关注的核心。



 

宁德时代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7-10)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40万股,占流通A股0.001%

综合诊断:宁德时代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44.1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本文“绿色能源富豪”曾毓群身价达495亿美元 暂列彭博实时富豪榜全球第27位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