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3
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 澜起科技:将努力在DDR5世代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2021-09-02 20:10:21 证券时报e公司 收藏

  9月2日,在2021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澜起科技(688008)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崇和在回应津逮 CPU销售情况时介绍,公司的第一代津逮 CPU是2019年5月量产的,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经过这两年多的发展,很多客户经过前期测试导入,小批量采购,逐渐认可了公司津逮 CPU。从今年开始,陆陆续续一些客户加大了采购量,这块业务也超过了年初的预期。

  “该产品目前较大的下游应用有金融、交通、政务、能源,数据中心等领域。”杨崇和表示。

  对津逮的前景,杨崇和颇为看好。他认为,根据IDC《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350万台,假设每台服务器平均使用2颗CPU,由此可见国内服务器CPU市场规模。

  据披露,澜起科技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目前主要包括两大产品线,互连类芯片产品线和津逮 服务器平台产品线。其中,互连类芯片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内存模组配套芯片、PCIe Retimer芯片,津逮 服务器平台产品包括津逮 CPU和混合安全内存模组。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应对因内存接口芯片行业升级过渡期带来的短期业绩压力,全力拓展津逮 服务器平台产品线的市场空间,取得良好进展。具体来看,报告期内,津逮 服务器平台产品线实现营业收入3771万元,同比增加698.37%;同期,公司总体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同比下降33.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亿元,同比下降48.82%;营业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客户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DDR4内存接口芯片进入产品生命周期后期,导致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等。研发方面,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4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84%。

  基于半年报业绩下滑,有投资者疑虑存芯片接口市场是否进入低迷期?对此,杨崇和阐述,2020年上半年,因云计算需求的阶段性上升及客户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忧,行业加大了对相关产品的采购。2020年下半年开始,因行业需求下降且前期库存较高,内存接口芯片行业进入一轮去库存阶段,并延续到2021年初。到了2021年第二季度,行业已经开始环比复苏。

  公司DDR4内存接口芯片目前的市场份额如何?到DDR5世代竞争格局又会如何变化?也是说明会上投资者颇为关注的话题。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秘梁铂钴表示,目前全球能提供DDR4内存接口芯片的供应商主要有三家,分别为瑞萨电子、Rambus和澜起科技。客观上,由于瑞萨电子不单独披露其内存接口芯片业务的经营数据,目前内存接口芯片各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情况无法准确计算。基于市场调研了解的情况,公司内存接口芯片目前的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到DDR5世代,内存接口芯片市场主要供应商大概率还是澜起科技、瑞萨电子、Rambus。

  “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DDR5第一子代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量产版的研发,并持续根据最新版JEDEC标准及客户的测试反馈进行最终优化,预计在2021年底之前正式进入量产爬坡阶段。”梁铂钴介绍说。

  在杨崇和看来,根据JEDEC的定义,在DDR5世代,服务器内存模组通常搭配一颗RCD、一颗SPD、一颗PMIC,以及两颗TS,部分内存模组还会选配DB;普通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内存模组通常搭配一颗SPD及一颗PMIC。根据一些研究报告的分析,目前服务器内存模组一年的需求量大约是1.3亿根,普通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内存模组一年的需求量大约是3亿根。一旦DDR5完成全面渗透,这将是一个较大的增量市场,市场前景可观,这也是澜起布局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的原因。公司目前占据DDR4内存接口芯片市场的重要份额,公司将努力在DDR5世代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澜起科技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9-02)


●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8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16亿股,占流通A股51.28%

综合诊断:澜起科技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0.78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本文澜起科技:将努力在DDR5世代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