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3
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 中国驻文莱大使于红:华大基因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了文莱检测能力

    2021-09-18 22:10:26 华大基因官微 收藏

  近日,中国政府援助文莱政府的第二批新冠疫苗和医疗物资顺利抵达文莱斯里巴加湾国际机场。中国驻文莱大使于红出席交接仪式并发表致辞。

  于红说:“第二波疫情暴发后,中国华大基因(300676)紧急响应文政府要求,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协调专家和设备抵文,东南亚首座移动气膜火眼实验室迅速投入使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了检测能力。”

  她表示,中方真诚希望文方尽快控制住疫情,早日实现经济复苏和民生恢复,中方将继续与文方携手并肩、团结抗疫。文莱加油!

  此前,中国驻文莱使馆便已发布华大气膜“火眼”实验室落地文莱的消息。(拓展阅读:携手抗疫,中文共同在行动)

  受全球疫情反复、德尔塔变异毒株在东南亚肆虐影响,文莱第二波疫情骤然暴发。华大基因紧急响应文政府要求,在不到一周时间内,火速派出第一批支援团队,协调货物设备运抵文莱。

  8月16日,在短短两天内华大基因迅速建成全球第24座、东盟国家第1座移动气膜“火眼”实验室,并于8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

  二度携手,守望相助

  实际上这是华大基因第二次驰援文莱。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之初,中文两国就曾携手抗疫、守望相助。

  2020年3月30日,由华大基因设计和组建的新冠病毒快速检测实验室――“火眼”实验室,在文莱正式开始运营。

  彼时的华大文莱“火眼”实验室是一栋独立建筑,是一座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的全新实验室,从计划到竣工,只用了不到14天的时间。

  不到14天便竣工的华大文莱“火眼”实验室

  正式运营后,华大基因与文莱卫生部举行了华大文莱“火眼”实验室揭幕仪式,将实验室钥匙交给文莱卫生部部长。文莱卫生部于当地时间4月1日起接管实验室,并开始进行样本检测,通量为日检测1000人份。

  华大文莱“火眼”实验室揭幕仪式

  不断升级迭代的“火眼”实验室

  在抗疫中诞生的华大“火眼”实验室,以其独特的科技优势和工程化优势成为全球抗疫“黑科技”。

  在一年多的抗疫实战中,华大“火眼”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不断迭代升级,先后诞生多元化的新冠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方舱式、气膜版、车载版等适应各类场景的“火眼”实验室相继诞生并投入使用。

  在河北抗疫的车载“火眼”实验室

  移动版“火眼”实验室在极致化交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针对国内部分地区疫情散发的情况,华大基因充分发挥气膜“火眼”实验室通量高、建设速度快的优势,助力全球抗疫。

  除此之外,华大“火眼”实验室还搭载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完善检测流程,使其更加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不断突破检测通量。

  针对多联检检测、核酸快速检测、不同变异株检测的市场需求,华大基因加大研发资源投入。今年上半年,华大基因已形成病毒测序、核酸检测、核酸快检、抗原快检、抗体快检、中和抗体检测等多产品覆盖体系,满足不同地区及人群的疫情防控需求。

  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华大基因已研制出多款新冠检测突变试剂盒,可以区分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等不同毒株的试剂盒,能够在两小时之内确定感染者感染的病毒类型。此外,针对更多流行变异毒株的检测试剂盒也正在研发当中。

  华大基因新冠病毒突变株核酸检测试剂盒,可精准检测出具体的变异毒株类型

  华大“火眼”实验室已成为抗疫行动的“中国名片”,从中国走向全球。气膜“火眼”凭借着高度集成、灵活搭建、折叠运输、火速驰援的优势,与世界各国/地区携手共克时艰。

  截至2021年上半年,华大基因新冠检测产品已经覆盖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在海外启动“火眼”实验室超过90个,分布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后疫情时代,华大“火眼”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还在不断迭代升级中,将进一步助力全球抗击疫情。疫情平稳后,“火眼”实验室还将会在生育健康、传感染疾病、肿瘤等方面的大规模人群检测上继续发挥优势,成为各地医疗卫生体系改造升级中的“标配”,也是改善民生健康,促进生命科学研究以及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重要的“公共卫生新基建”。



 

华大基因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9-18)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8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4亿股,占流通A股45.90%

综合诊断:华大基因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1.63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本文中国驻文莱大使于红:华大基因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了文莱检测能力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