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兰雪庆
4月16日,蓝丰生化(002513)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称,去年实现营收14.44亿元,同比增长7.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4.91亿元。
自2020年末出售医药资产完成“保壳”后,蓝丰生化于2021年5月迎来新控股股东海南锦穗,开始踏上农药+新材料转型新征程。然而受环保加压、能耗双控政策影响,公司农药主业多次停产整治,新材料业务也未创造收入。自2021年6月摘帽以来不到一年,公司再度陷入业绩亏损窘境。
六年经历两次转型
近几年来,蓝丰生化农药板块就因环保整治因素多次停产整顿,利润也逐年下滑,2016年-2020年,公司农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35%、19.76%、16.76%、16.43%、10.28%。直至2021年,公司农化业务毛利直接下跌至-0.33%,呈亏损状态。
对此,蓝丰生化解释:“受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以及疫情的反复导致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等多方面的影响,公司整体生产成本上升较快,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造成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负。”
针对公司农药主业面临的窘境,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光气为原料来做农药,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毒性。当前,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之下,蓝丰生化需要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环境适应性,符合环保要求,才有可能在市场中取得一定的竞争力。”
农药主业沉疴难愈是一大难题,而另一方面,公司近几年的转型之路也是相当坎坷。
2014年、2015年,受环保政策影响,蓝丰生化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由于农药产业进入周期底部,公司开始向轻资产、低污染排放的业务领域发展。
2015年12月,蓝丰生化收购了方舟制药100%股权,该笔交易作价11.8亿元。方舟制药并表后,公司形成了农化+健康医药双主业发展格局,2016年净利润也成功扭亏,并突破亿元,两大板块均迎来增长。
然而好景不长,受方舟制药原董事长王宇违规占用资金等黑天鹅事件及环保加压影响,蓝丰生化公司农化、医药板块双双重挫,2018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亏损8.75亿元、5.17亿元。公司股票也于2020年4月27日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2020年末,公司向吉康瑞生转让了方舟制药100%股权剥离了医药业务,当期净利润转正,免于退市。
随后公司以并购重组方式,开启了第二次转型。2021年5月,海南锦穗通过股权受让+表决权委托的方式,接手苏化集团正式成为蓝丰生化的控股股东,公司开始了向农业科技和新材料领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东家海南锦穗并非横空出世,其控股股东“锦穗宇恒”就是此前方舟制药接盘方“吉康瑞生”的股东之一。
(图片数据来源:天眼查App)
新材料业务前景难料
新股东海南锦穗入局后,蓝丰生化的新材料转型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2021年12月,新旧东家因一场3亿元跨界收购空壳的锦纶纤维公司“江西德施普”的议案产生分歧,并爆出海南锦穗拖欠苏化集团股权支付尾款,吉康瑞生也未能按期支付方舟制药的第三期股权尾款2亿元。
矛盾激化的两方并未如外界预想的那样“对簿公堂”。今年1月7日,苏化集团、格林投资就与海南锦穗签署了《备忘录》,就存在的分歧达成谅解,公司也与吉康瑞生约定延迟支付方舟制药的股转尾款。
然而新旧东家握手言和并未解决公司当下转型困局。公司拟收购的江西德施普锦纶纤维产业并无实际经营,生产设备仍需向“浙江德施普”公司购买。但浙江德施普设备存在抵押,且二手设备搬迁后还需要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环节,取得所有权和正式投入运营的过程仍存在不确定性,江西德施普未来如何保证业绩仍是谜题。
谈及蓝丰生化新材料业务的前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新材料领域尚未形成产能,连产线都有问题,所以此时谈前景为时尚早。如果从锦纶纤维的前景来看,当前能源和石化产品正在上涨当中,锦纶行业对石化依赖度较高,短期看可能会遭遇成本过高的影响,但长期如果形成稳定产能,还是有希望实现盈利的。”
在盘和林看来:“跨行业并购,需要和主业形成协同,否则就要看并购是否有必要性。如果仅仅是为了资本市场形成概念,那么并购就会走样,甚至有可能上当受骗,并购空壳公司。”
(编辑 上官梦露)
●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 中期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75亿股,占流通A股55.68%
综合诊断:蓝丰生化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83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讯,冀中能源(000937)4月26日晚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60.36亿元,同比增长14.68%。归属于上市...
奇安信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4月26日,奇安信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公司于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一季度迎来业绩开门红。具体来看,2022年公司实现...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供应链升级。近日,铭利达(301268)召开数字化采购管理平台项目启动大会。铭利达、甄云科技高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双方高管表示,通过平台项目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深化协同创新,拓展...
国网英大公布2022年年报 稳运营促进稳增长。国网英大(600517)4月26日晚公布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报。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统筹、强经营、稳安全,实现营业总收入108.61亿...
中关村:创新型医药产业集团渐成形 一季度净利润增245%。4月26日晚间,中关村(000931)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0亿元,稳中有进,同比增长5...
本文“转型前景难料 蓝丰生化刚摘帽又陷亏损困境”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