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一位负责并购融资的投行人士9月2日回复时代财经表示,奥奇丽债权人会议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可以看做是债权人会议否决了中恒集团(600252)的出价,肯定影响下一步中恒集团的收购计划,除非中恒集团再次调整草案,否则收购无法继续。

  提起奥奇丽,或许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说到奥奇丽旗下的田七牙膏一定会勾起集体回忆。

  如果评选那个年代最洗脑的广告词,“拍照喊田七”一定榜上有名。

  但曾经的国民品牌如今已走到生死存亡关头。

  因为资金链断裂,田七牙膏曾一度停产,生产公司奥奇丽也已经于2019年7月进入破产程序。

  在田七商标却接连两次拍卖未果后,今年7月中恒集团宣布拟参与奥奇丽的重整投资,如果一切顺利,中恒集团可以取得不低于55%的田七化妆品公司股权,实现对田七化妆品公司的控股,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不过奥奇丽债权人会议的结果给“田七”商标的最终归属权再打上了一个问号。

  9月1日晚间,中恒集团(600252.SH)发布公告称,广西奥奇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奇丽”)召开了债权人会议表决未通过《广西奥奇丽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以下简称“《重整计划草案》”)。

  针对《重整计划草案》未获通过的原因,以及除了中恒集团以外,田七牙膏是否还有其他潜在买家等问题,时代财经曾多次致电奥奇丽,但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一位负责并购融资的投行人士9月2日对时代财经表示,奥奇丽债权人会议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可以看做是债权人会议否决了中恒集团的出价,肯定影响下一步中恒集团的收购计划,除非中恒集团再次调整草案,否则收购无法继续。

  失落的中药牙膏霸主

  1945年,奥奇丽开创性地将中药加入到牙膏中,推出了田七牙膏,产品大受欢迎,田七牙膏也是市面上最早出现的中药牙膏之一。

  在1991年时,田七牙膏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亿元大关,但彼时的田七仍然是一个主要在两广地区盛行的区域性品牌。

  偏居一隅的舒适日子让田七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也为它此后遇到的种种危机埋下了伏笔。

  1992年后,高露洁、佳洁士等外资牙膏品牌强势入侵中国大陆市场。面对外资品牌强大的营销攻势,国产品牌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田七、黑妹、蓝天六必治等曾经的国民牙膏品牌被打得一退再退,只能屈于超市货架最底层。

  缺什么补什么。不擅营销,于是田七请来了营销大神于晓声。

  但此刻再回头看,于晓声入主田七,与其说是一次转机,不如说是田七长达十余年黑暗时刻的开端。

  2002年,于晓声通过哈尔滨晓升广告传播集团(以下简称“晓升集团”)收购了奥奇丽,成为田七品牌的实控人。

  药品广告营销是于晓声的拿手好戏。那些年霸屏电视的药品广告:葡萄糖酸锌、酸钙、盖中盖、胃必治、三精口服液等都出自晓升集团之手。

  于晓声哐当砸下2亿元,一手策划了田七牙膏的营销方案,在60余个电视频道投入广告,“拍照喊田七”、“1、2、3,田七”这些经典广告词由此而来。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下,2004年田七牙膏销量达到4亿支,销售额突破10亿元。据当时报道,田七的梧州工厂9条生产线全部排满了仍不够用,新增产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工人加班加点苦干,甚至有生产线上的工人不停地包牙膏,包得手发抖发软,回家连饭都做不了。

  不过,如今再回头看于晓声经典操盘案例就会发现,重营销轻产品的做法存在很大隐患。哈药集团、葵花药业(002737)、步长制药(603858)等与晓升集团合作过的医药企业,或多或少都过高的营销费用而被诟病。

  但攀升的销售数字带来的狂喜,让田七没有及时发现即将到来的危机。

  接连推出田七洗手液、田七洗发水、田七洗衣粉等一系列产品后,田七的危机终于全面爆发。

  于晓声过于迷信广告的力量,而忽略对产品的把控。因为田七本身没有洗衣粉生产线,所以将田七洗衣粉外包给ODM厂家,出现了质量问题,最终匆匆退场。多元化品牌策略没有成功,盲目的高速扩张反而拖累了牙膏业务。2014年因资金短缺,田七牙膏被迫停产。

  徒劳的挽救

  为了挽救田七牙膏,奥奇丽也做了不少尝试。

  2016年5月,梧州市政府参与了奥奇丽的改组,成立广西田七日化有限公司负责“田七”品牌的专业化运营,并引入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旗下的广西金控资产管理公司入股广西田七日化,恢复了田七牙膏的生产。

  2019年11月,奥奇丽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田七化妆品公司,将牙膏产品的生产许可证转至化妆品名下,由索芙特智慧国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承包经营。

  但这些尝试都没能让田七牙膏重新步入正轨。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奥奇丽公司资产总额为8.21亿元,净资产仅为1917万元。2018 年度营业收入122万元,亏损66万元。截至2019 年4月30日,进入破产程序前夕,奥奇丽的净资产进一步缩水,仅余1660万元。

  2019年6月11日,奥奇丽将部分房产、生产设备(牙膏、湿巾)和“田七”的57个商标、以及建国、卫齿宝、爱尔齿等13个商标打包拍卖,标的物估价为2.33亿元,起拍价1.63亿元,并要求在拍卖成交后一个月内,恢复田七牙膏的生产。

  这次拍卖最终流拍。

  一个多月后的7月16日,奥奇丽再次公开拍卖以上资产,起拍价从1.63亿元下降至1.39亿元,同时还取消了部分附加条件,但此次拍卖没有如期举行,因为在拍卖开始前,奥奇丽已经被迫进入了破产程序。

  急于转型的中恒

  背靠国资的中恒集团,就在此时现身奥奇丽的破产重整案中。

  公开资料显示,中恒集团目前核心业务是中成药制造,其中心脑血管用药血栓通是中恒集团最重要的产品。2019IQVIA中国医院药品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恒的血栓通系列产品占血栓通注射剂市场份额的97.4%(其中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为 97.1%,血栓通注射液为 0.3%)。其独家产品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从2009年起连续三次进入基药目录。

  虽然稳坐血栓通市场,但中恒也面临着营收结构单一的问题。

  根据2019年年报,中恒集团总营收为38.14亿元,其中心脑血管领域产品的营业收入为32.49亿元,占总营收的85.18%。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管控,这也成为了悬在中恒集团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纵观各地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已经是“常客”。

  中恒集团在2018年的年报中坦言,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作为心脑血管科销量居前的大品种,若仅从使用金额评估的话有被误纳入辅助用药目录的风险。而一旦被划分为辅助用药,就意味着被纳入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风险增加。

  事实上,早在去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发布的《兴安盟已停止使用的55种辅助用药目录》中就已经包括了血栓通,青海省的公立医院也将血栓通纳入重点监控药品目录。

  为了打破“单一品种”的局面,中恒集团选择了并购。

  今年1月,中恒集团和莱美药业(300006)双双发布公告表示,双方已经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中恒集团将会成为莱美药业单一拥有表决权份额最大的股东。

  莱美药业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和销售喹诺酮类抗感染药、抗肿瘤药、肠外营养药为主的医药企业,主要产品有喹诺酮类抗感染药、抗肿瘤药、肠外营养药等。

  但据时代财经此前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莱美药业近年来的债务和业绩都不容乐观,此前曾收到深交所问询函,中恒入股以后,如不能改善经营,只会造成双向拖累。

  能否顺利接盘存疑

  中恒集团看上“田七”并不意外。

  北京中卫康医药有限公司医学BD总监化玉忠9月2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医药企业从事大健康产业并不稀奇。像云南白药(000538)和片仔癀(600436)都有牙膏茶品,天士力(600535)也有日化产品线,中恒集团可能是受到了其他中药企业的启发,所以选择参与奥奇丽破产重整。”

  另外,时代财经发现血栓通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田七(三七)。

  中恒集团近年来一直致力完善三七全产业链的开发。2019年,中恒集团中恒集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上海成功共建“三七研究中心”,子公司梧州制药与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无公害三七种植基地也挂牌完成。

  入主奥奇丽,获取“田七”商标,或许是中恒集团所构建的三七全产业链的一部分。

  不过债权人会议的表决结果给中恒顺利将“田七”品牌收入囊中打了个问号。

  京衡郑州企业重整重组部主任、河南省律协破产与重组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华欣9月2日对时代财经表示,奥奇丽债权人会议是破产企业的决策机构,重大事项需要经过债权人会议同意才可以实施。

  若债权人会议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会影响中恒集团的投资,但是我国企业破产法对此还是留有空间的。

  《破产法》第87条规定,“ 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拒绝再次表决或者再次表决仍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但重整计划草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批准重整计划草案”。若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认为《重整计划草案》符合破产法第87条规定,可以申请法院强裁。然而,法院在强制裁定通过《重整计划草案》这件事情上是较为谨慎的。



 

中恒集团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09-02)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4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6.09亿股,占流通A股46.30%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55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相关阅读
  • 为何成长型投资者不能忽视中国?超长期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最近的内部对话

    为何成长型投资者不能忽视中国?超长期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最近的内部对话

    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2024-10-15 12:29:48
  • 止跌!A股接下来怎么走?

    止跌!A股接下来怎么走?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2024-10-15 10:29:30
  • 央行新工具加快落地!中字头掀回购潮 哪些港股有望跟进?

    央行新工具加快落地!中字头掀回购潮 哪些港股有望跟进?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2024-10-15 18:33:08
  •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向上趋势已经确立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向上趋势已经确立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2024-10-15 12:29:39
  • 9月金融数据出炉: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加等因素带动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总体平稳

    9月金融数据出炉: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加等因素带动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总体平稳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2024-10-14 18:30:51

本文中恒收购方案被拒 “国货之光”田七牙膏花落谁家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