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一则中欧基金葛兰对医药集采背景下医药板块估值担忧的截图周末疯传。

名为 “中欧葛兰”的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布观点,直指在多番“集采”之下,行业“逻辑没有了”,且“不能用以前的估值来评现在了”。

葛兰被冒充,医药行业逻辑不在了!
当然,经过多家媒体求证,这图虽然不是P的,但发图人并非葛兰,只是盗用了葛兰的头像和姓名。

这张截图主要是说医药集采范围不断扩大,原来是药,后来是械,现在深入到了医疗可选消费(牙科耗材),由此引申出未来医药都要集采的结论(日本化妆品也算药,你说面膜要不要集采?)。

部分投资者明显存在这种预期,所以估值较高的CXO板块才会在年初被爆锤。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这几年的互联网行业上,经过连续3年的锤炼,互联网公司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按照公共事业股定估值,而不是成长股。

所以你看,所谓行业发展,看上去是愚公移山,每天取得一点进步,但无数公司和员工已经倒在了搬山路上,只要不是铲最后一抔土的人,都不重要。

集采对于医药的打击,这一年多已经和当年白酒的塑化剂杀伤力差不多了,本周医药医疗继续探底。

葛兰被冒充,医药行业逻辑不在了!
医药医疗砸也是黄金坑,长期筑底的性质,未来这行业发展潜力不变,至于说医药行业投资逻辑变了,这个用常识就知道是扯淡。

这几天看到一个观点,说张坤、葛兰、林园这些投资大佬,过时了,是在浪费时间和基民投资的金钱。为什么说他们过时呢?

无非是这些长期收益优秀的基金经理继续守在白酒医药等消费领域,对于风电光伏新能源车芯片等赛道成长股没有太大的追求。这个观点对不对?

我认为这是投资理念的不同,“慢慢变富”这个词,没几个人能理解,不过核心分歧还是在于对“确定性”的认知不一样。

同时很多基民对基金组合的配置认知有误,不少基民理解的基金组合就是,我把几大行业都配置一遍,消费白酒、医药医疗、新能源车、光伏、有色、军工、半导体、券商、煤炭、石油,我都配置上。

葛兰被冒充,医药行业逻辑不在了!
这只是战术层面关于行业的配置,但是战略上却整体错误了。

为何我说这种配置是战略上的错误,因为不管你配置什么行业,他们都属于股票,只要股票市场一遇到熊市,就像2022年上半年,几乎都会出现大幅的下跌。

因此正确的基金组合配置是,在你的基金组合中要加入和股票基金相关性低的基金,至少要学会做股债配置。

资金多一点的一定要学会加入一些高端基金,比如股权基金、对冲基金、CTA基金、固收基金,这些基金即使在股市熊市的时候也能实现赚钱。

今天的股债利差是5.73%,从历史数据看股债利差跌到3%以下,股市很可能意味着顶部,股债利差涨到6%以上,意味着很可能是底部。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本文葛兰被冒充,医药行业逻辑不在了!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