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上午,药明生物开盘暴跌20%以上,CXO概念下降,凯莱英、九洲药业、康龙化成、药明康德、美迪西等均大幅下跌。受此影响,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一度跌破4%。$ETF沪港深(SZ159622)为什么今天早上药明生物崩溃?触发事件或药明生物指南更新:药明生物在今天的商务交流会上表示,主要预计药物开发收入将下降18%-20%,生产收入将下降15%-18%。药品开发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公司2023年目标新增120个项目明显过于激进;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新项目减少,比去年减少40个新项目意味着约3亿美元。今年下半年生产端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监管机构批准滞后,大药企三大重磅药品延期。此前,药明康德在第三季度报告中也下调了年度收入预期,从5-7%调整到2-3%。图片来源:公司公告CXO不行吗?要割肉吗?看机构的选择:医药行业正在加仓。季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市场基金医药持仓占12.18%,环比增长1.11个百分点。在细分行业,2023年第三季度医药行业CXO仓位增长最为明显,中药仓位略有下降,其他子行业仓位变化不大。从绝对金额来看,CXO回到了医药基金的第一位,其次是化学制剂、中药和医疗服务。为什么站在这个时候,大资金还是押注CXO?根据市场观点,从宏观角度来看,美联储今年加息的概率较低(加息结束的预期)。在美国通胀降温超出预期的背景下,美联储预计明年第二季度降息。生物医学一级投融资环境可能会继续改善,市场流动性预期将恢复,创新的制药产业链将产生估值修复机会,新订单将为CXO提供新的提振。从行业角度来看,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率先复苏,2023年Q1-3年IND新增1133个(+18%)、NDA新增185个(+58.1%);单Q3新增IND3359个,新增NDA67个(+55.8%),较2022年同期大幅增长,创新需求较高。CXO行业仍然是一个具有确定性和增长性的优质行业。从企业维度来看,短期维度来看,国内新冠肺炎相关小分子CDMO订单持续,短期业绩基本实现;海外产能转移趋势持续;在中期维度,多肽药物即将商业化,CDMO空间广阔;国内企业主要从事小分子CDMO业务,大分子CDMO产能仍在追赶海外龙头;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和多种疾病领域;CGT等新兴业务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订单获取+R端建设决定了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医药板块继续波动,处于近三年底部。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制药行业继续波动,处于过去三年的底部。最近,随着海外“减肥药”市场的爆发,以及国内创新药物在美国的批准和上市,制药市场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目前,创新药行业正处于业绩、估值和持仓的多个底部区间。在政策边际复苏的背景下,创新药行业贝塔已经启动。截至2023/12/1,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业指数估值(PE-TTM)它是24.2倍,自发布以来被低估了14%的历史,比过去三年的85%更具成本效益。目前,资本寒冬回暖,GLP-1减肥药、ADC疗法等创新药大单品,热门赛道,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热点,创新药物估值和芯片结构具有走出大市场的前提,考虑当前基本政策底部拐点,结合医药行业长期增长趋势,预计将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物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可能已经到来。(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20-2023/12/1)。上述药明生物、凯莱英、九洲药业、康龙化成、药明康德、美迪西均为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成份股。(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相关阅读
本文“药明生物开盘暴跌20%以上,CXO概念下降”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