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上周五,英伟达和中际旭创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英伟达市值3.24万亿美元,人工智能浪潮卷土重来。

人工智能服务器在2023年的最大增量是光模块,领先的$中际旭创(SZ300308)$市值从100多亿元上升到1550亿元。

机构预测,2024年,最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最大增量是集成电感。

为什么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最大增量是集成电感?

CPU在AI服务器中需要电源,GPU板卡需要电源,内存(DDR4、DDR5、HBM)需要供电,各种接口也需要供电。简单来说,能耗更高。因此,电源管理系统中使用的无源设备(主要是电感)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CPU/GPU主频越来越高,对稳定供电和滤波的要求很高。集成电感解决了这个问题。与传统的铁氧体电感相比,金属软磁集成电感效率更高,体积更小,能更好地响应大电流的变化。

以英伟达最新推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GB200为例,GB200拥有2080亿晶体管 1750 亿个参数的 GPT-3 LLM GB2000在基准测试中 的性能是 H100 的 7 英伟达说训练速度是两倍,英伟达说 H100 的 4 倍。该人工智能芯片对人工智能服务器的稳定电源和滤波干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铁氧体电感难以满足,金属软磁一体化成型电感成为保证GB200芯片人工智能服务器平稳运行的最佳选择。

用量10倍,集成电感供不应求,规模可达千亿

配备新Blackwell架构加速芯片的AI服务器功耗高达1000W~1200W,电感消耗量比普通服务器增加2~3倍。同时,由于功耗显著增加,所需的电感规格较高,平均单价较高(ASP)比一般服务器高5~8倍。.此外,由于DDR5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必须与更多更好的电感相匹配。

人工智能服务器的功耗显著提高。为了提高瞬时响应性能,需要增加新的集成电感,每台人工智能服务器需要增加5~10台,集成电感的单价是普通电感的3~5倍。

一般来说,人工智能服务需要24~48个电感。如果增加5-10个,每个人工智能服务大约需要29-58个电感。如果价格是3-5倍,也就是说,市场规模至少应该增加8倍,最高可达1000亿元。

6月,上市公司顺络电子董事会秘书回复投资者:综合成型功率电感器推出后,产品持续供应短缺。另一家上市公司美信科技董事会秘书回复说:综合成型电感器将是公司未来业绩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A股上市公司只有4家金属软磁一体化成型电感。

顺络电子:总市值216亿元

风华高科:总市值150亿

铂科新材料:总市值115亿

美信科技:流通市值5亿

这里重点关注小盘次新股美信科技。美信科技的重要客户有台达电子和富士康$工业富联(SH601138)$,其中富士康为英伟达OEMAI服务器,而台达电子是英伟达AI服务器集成电源、散热和被动组件的重要供应商。

美信科技的另一位客户伟创力(Flex),它是仅次于富士康的世界第二大OEM工厂。已知客户包括微软、戴尔、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阿尔卡特、思科系统、联想、惠普、爱立信、富士通等。英伟达和超威电脑也可能是伟大的创意客户。

目前,美信科技的流通市值仅为5亿元。根据综合成型电感的用量,美信科技的市值上升了20倍,只有100亿元。来自圭谷子

相关阅读

本文为什么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最大增量是集成电感?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