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场震荡不已,但逆势进场的资金在增多。
最近一些中资股被外资扫货的现象开始增多,贝莱德增持了$拼多多 (PDD.US)$受到市场关注。根据美国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基金经理月度调查显示,“做多中国股票”在10月调查中跻身最热门交易排行榜“TOP3”,比例高达14%。此外,预计中国经济未来12个月走强的全球基金经理净比例达到48%,这是2023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本周,产业资本回购和资金南下的意愿再次增强,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已经达到277.35亿元。金融蓝筹股和科技股,成为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向,且这两个板块也是2024年回购潮主力军。这种“哑铃”式投资,正在成为当下公私募机构投资者的重点策略。
外资继续买入中国资产最近一些中资股被外资扫货的现象开始增多。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10月17日,摩根士丹利增持$万科企业 (02202.HK)$674.26万股,总金额约为4937.32万港元。根据10月22日的披露文件,贝莱德增持了中国电商拼多多,第三季持有拼多多的股份数量为3301万股,占比2.4%。
美国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基金经理月度调查也显示,“做多中国股票”在10月调查中跻身最热门交易排行榜“TOP3”,比例高达14%,仅次于TOP1的“做多科技七巨头”(43%)和TOP2的做多黄金(17%)。此外,预计中国经济未来12个月走强的全球基金经理净比例达到48%,这是2023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银团队建议,对在美国上市的 $iShares中国大盘股ETF (FXI.FTOLD.US)$ 采取看涨期权策略。9月初,当中国股市股指接近低点时,他们就推荐了一个看涨期权结构,该结构的回报率超过了360%。除了美银,其他华尔街大行也看到了中国资产更多的回报潜力。高盛交易部门推荐了恒生企业期权价差和期权套期保值(买入看跌期权,同时卖出看涨期权),以利用隐含波动率上升的机会。
嘉实基金股票策略分析师冷传世认为,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港股的估值仍有空间,尤其是与新兴市场相比,港股还有10%的折价。海外投资者更关注基本面的变化,如果国内经济指标如地产和消费企稳,外资可能会继续流入。因此,从估值角度来看,港股目前处于中性偏低的状态,仍有布局空间。
南向净流入规模继续扩大伴随着港股调整接近支撑位,逆势资金回暖,产业资本回购和资金南下的意愿再次增强。其中南向资金持续保持净流入,且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本周内(10月21日到23日),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已经达到277.35亿元,其中10月21日南向净流入规模达到124.30亿元,刷新3月份以来新高。至此,南向资金今年净买入金额达到5259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目前的流入速度持续,那么今年南向资金的净买额很可能会创下历史新高。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虽然今年还剩两个多月,但南向资金的净买入金额已经是历史次高,仅次于2020年的5967亿元。这一趋势表明,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信心正在逐步增强。
港股市场再次调整后,港股市场回购总额再次出现回升。上周产业资本回购案例大幅上行至236起、近两周回购金额达58亿港元,接近今年4月水平。截至10月22日,今年已有253只港股获公司回购,55只个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超亿港元。此举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改善股东回报,并提振市场信心。
“港股成交额下降且换手率小幅下降,卖空比例来到历史低位,卖空占比环比下降3.9%,来到历史极低位置,且恒指贪恐指数下降5.2点,目前市场情绪回落至中性。”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港股估值回落,后续仍具向上空间。
哑铃式投资策略受青睐如果当前买港股,选什么合适?金融蓝筹股和科技股成为公私募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而且,这两个板块也是2024年回购潮主力军。上周,银行/运营商等高股息板块再度成为南向的首要加仓方向,而科技板块也是南向资金的重点投资对象。这种配置策略有点类似于“哑铃”。
随着首期额度3000亿元的回购增持再贷款开始实施,率先落地且回购增持金额较大的央企上市公司,受到市场青睐,资金流入明显,其中聚焦港股优质高股息资产的$港股央企红利ETF (513910.SH)$,自9月份港股低点算起涨幅已达29%,近20个交易日份额增加2.23亿份,最新份额为4.89亿份。
此外,科技板块也是机构重点布局方向。融通基金经理何博认为,以互联网、医疗保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具备长期竞争力。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进入健康发展新阶段,港股上市的科技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提升,竞争格局日益稳固。以AI为例,尽管在进展上可能稍有落后,但国内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巨大,一旦相关应用落地,估值修复有望接近海外同行水平。
编辑/new
上一篇:乐鑫科技Q3净利同比增超三倍 Q4或迎需求旺季|直击业绩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
要点1上海云锋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9亿人民币减至1000万人民币;要点2云锋基金表示,目前已累计设立五期人民币投资基金和四期美元投资基金。对早期基金的结算,预示着公司正进一步优化其策略和组合,加强后续基金的投资...
德银认为,经济增速不再是中国股市上涨的唯一因素,中国家庭还有6.5万亿美元的庞大现金储备待释放,叠加近年的低估值,本轮反弹不仅仅是短期的空头回补,而是趋势的改变。德银预计恒指可能在本轮反弹中突破33000点,创历史新高。...
近期,随着诸多重磅政策及最新经济数据出炉,摩根大通、高盛等诸多外资投行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中信、中金等头部券商则认为,10月18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互换便利(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正...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如期下降!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为3.10%,上月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60%,上月为3.85%。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
要点1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与近百家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向32家上市公司明确贷款承诺,涵盖集成电路、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和商业服务等多个行业;要点2银行表示,将严守风险合规底线,严防不符合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政策条件的信...
本文“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继续扩大!"哑铃"策略受青睐”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