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1虹软科技2024年第四季度预计实现营收2.41亿元,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971万元,这两大业绩指标,均创该公司2021年初以来单季度新高;要点2作为机器视觉算法服务提供商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虹软科技受益于AI技术在各行各业,特别是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的强劲需求。
《科创板日报》1月15日讯(记者 黄修眉) 虹软科技今日(1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21.6%;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951万元,同比增长101.16%。
由此计算,虹软科技2024年第四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971万元。这两项业绩指标,均创该公司近三年(即:2021年年初以来)单季度新高。
(图:虹软科技各季度营收情况)
(图:虹软科技各季度归母净利润情况)
虹软科技是计算机视觉行业领先的算法服务提供商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其在公告中表示,2024年度,该公司紧跟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步伐,实现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两大业务板块收入攀升,驱动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虹软科技表示,在消费电子领域,AI新技术、新产品的加速探索和落地为行业注入活力,其下游客户对于视觉算法需求增加,移动智能终端业务收入实现较好增长。
《科创板日报》注意到,虹软科技基于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推出的智能商拍解决方案PhotoStudio AI智能商拍摄影云工作室,已入驻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千牛商家工作台和1688平台、抖店微应用、Tiktok应用和服务市场、京东、拼多多服务市场等。
在近期市场高度关注的AI眼镜领域,该公司也已与部分品牌签署AI眼镜视觉技术产品订单。“目前来看,AR/VR行业前景是非常好的,但设备出货量仍然有限。”虹软科技在近期所披露的调研纪要中表示。
与此同时,在智能汽车领域,随着虹软科技定点项目的开拓和项目的推进,这些项目在生命周期内对该公司营业收入产生积极贡献,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实现明显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有关虹软科技在智能汽车方面的进展情况,该公司在2025年1月1日晚发布的募投项目延期公告中,进行了一定程度说明。
具体来看,虹软科技将IoT领域AI视觉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5年6月。截至2024年11月30日,该项目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5.18亿元,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达94.08%。
虹软科技决定对该募投项目延期的原因,来自于智能汽车领域的终端需求快速变化,该公司需要不断在技术和方向上进行丰富与迭代。
虹软科技在延期公告中提到,随着汽车产业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趋势愈发明显,智能汽车市场呈现出竞争激烈、产品技术快速迭代、用户需求与市场竞争状况不断演变的特点。
因此,虹软科技方面表示,将重点丰富和迭代ADAS和APA方向,如:2D&3D的交通标线、上下坡、斜面匝道识别,白皮书类物体目标、一般障碍物检测等纯视觉相关技术;继续优化适配技术门槛极高的,基于低算力成本的TDA 4平台,以实现L2+APA的整体纯视觉方案;丰富其他低、中平台的支持策略,以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
上一篇:2025年政策发力点在哪?刘元春、管涛等6位经济学家最新建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
要点1Canalys的最新数据,PC市场在第四季度实现连续5个季度的增长,台式电脑、笔记本和工作站的总出货量达到6740万台,增长4.6%。要点2华鑫证券认为,AIPC软件和硬件共同进化,过去一年里全球各大厂商们在AI赋能、产品形态、用...
小红书或许可以借助TikTok事件站到美国用户视野中去,不过随着用户情绪耗尽且没有本土市场营销,小红书很难产生TikTok在美国一般的影响力。近两日,小红书概念股强势走高,$壹网壹创 (300792.SZ)$、$引力传媒 (603598.SH)$、...
国内最大金融证券软件开发商之一明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5天4板机器人概念热股警示风险……今日盘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公告?01月15日,国内最大金融证券软件开发商之一的金证股份自2025年1月16日起停牌。微信...
要点1盛美上海表示,公司炉管设备或将在2025年贡献较大营收,成为又一增长点;要点2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有望持续成长,同时期待端侧AI成为拉动半导体产业继续上行的新增长点。《科创板日报》1月14日讯(记者...
要点1英科再生董秘办人士表示,装饰建材一直是公司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常年保持在30%左右的增速;要点2公司表示,2024年全年预计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70%-80%。《科创板日报》1月15日讯(记者 吴旭光) 1月15日晚间,英科再生发布20...
本文“AI视觉领域需求强劲 虹软科技预计2024年Q4营收、净利创近三年单季度新高”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