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接近尾声,大消费的行情一波三折,对消费主题基金造成了较大的投资考验,而华安基金“非典型消费基金经理”王斌管理的华安安信消费服务表现格外亮眼。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华安安信消费服务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是37%,在一众消费类主题基金中,排名第一。

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华安安信消费服务也保持着优胜。
近两年,华安安信消费服务收益率为172.56%,同类排名前4%,
近三年,华安安信消费服务收益率为352.56%,同类排名前1%。

而且,华安安信消费服务不仅收益率靠前,夏普比率也比较高,波动率也比较低,回撤控制得也比较好。
同样是投资大消费领域,王斌为什么能够逆市上涨、持续长跑?
作为一名新锐基金经理,王斌自2011年7月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毕业后即加入华安基金,担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先后深度跟踪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并担任消费组组长。
近10年的基金行业从业经验,让他积累了对宏观周期的认识和把握、对于穿越周期的消费的理解,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的覆盖让他对于消费和制造有尤其深入的研究积累。

这也是他与一般以研究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起步的消费基金经理的不同所在。
2018年10月,王斌开始管理基金,第一只基金就是与饶晓鹏共同管理华安安信消费服务。
王斌并不局限于投资传统的消费赛道,而是以“消费+制造”双轮驱动,着重在消费和制造的结合上发现投资机会。

好巧不巧,饶晓鹏的能力圈也是“消费”+“制造”。
这也许就是今年社零频频低于预期,消费行情惨淡的情况下,华安安信消费还能为投资者逆势增值的重要原因。
王斌目前在管产品一共4只(A类C类合并计算),今年以来均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收益率均在30%以上。
华安安信消费服务是其管理的时间最久的代表产品。华安精致生活混合和华安聚嘉精选混合是今年三月份发行的新基金,依然是聚焦大消费+,侧重点略有差异。

王斌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国家。
制造和消费天然是中国经济的两张名片,在中国制造和中国消费的结合上发力,将是未来最佳的投资机会之一。
他将一个消费品,分为生产端、渠道端、消费端三个环节。
大家一致认同的品牌消费,大部分是在消费端构建了竞争壁垒。事实上,还有不少优秀的公司在生产端或者渠道端构建壁垒。
在生产端有壁垒的公司往往通过工业化生产方式,持续提升效率,使得成本比竞争对手更低。
王斌善于去寻找大消费板块下这两类优质的公司。
从他独立管理基金后的十大重仓股也可以看出来,既有贵州茅台、五粮液、涪陵榨菜等热门消费白马股,还有普洛药业、赛轮轮胎、福田汽车、钱江摩托等生产端消费股。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钱江摩托,他的买入逻辑就是——大排量摩托车带有炫耀消费的属性,渗透率低,能快速增长。
并且前十大重仓股的股票集中度却并不高,虽然基金整体仓位长期保持在85%以上。
总体来看,他管理的组合和其他消费品基金经理重合度极低,行业也更加分散,纳入了许多有制造业属性的消费品。
他的投资风格不能被简单低定义为成长还是价值,而是“投资被低估的成长性”,追求性价比的同时动态平衡。
具体的投资标的,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确定的高成长企业,另一类则是被低估且有望修复的公司。
另外,与其它消费基金经理相比,王斌的换手率太高,上半年换手率350.47%。
而其他顶流消费基金经理如张坤、刘彦春、萧楠等,换手率最高的也就60%。
可以说王斌是一位交易型基金经理,那他的回撤控制得怎么样呢?

以其代表产品华安安信消费服务为例,在管期间最大回撤仅为10.21%,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春节后的大跌回撤都控制得十分得当,跑赢了沪深300。
而且有意思的是,王斌主要在重仓股内做交易,通过不断做价差来降低成本。
从其十大重仓股季度变化的情况来看,有6只拿了都3个季度以上。虽然换手率远高于张坤等,但是持股稳定性方面不输于张坤。
整体看下来,哞哞认为王斌更像一名全市场风格的基金经理,“非典型”的消费基金经理,有比较出色的交易能力。
不过,交易这件事嘛,不确定性有点高。
随着产品规模持续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受限于规模,基金经理的交易能力大概率会下降。目前王斌管理规模已经有143亿,这么大规模,还能不能做好交易,要打个问号。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