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晚,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千兆宽带用户数是2020年的9倍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较2020年增加30个百分点到45%等。

《规划》获批,到2025年占GDP比重达到10%,这意味着,国内将从2020年的大约7.9万亿,增长至2025年的12.5万亿,未来市场空间很大的。
从《规划》具体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八大领域,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涉及的基本是科技股。其中,数字新基建是重中之重。在八项重点任务中,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排在第一,该任务旨在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
此外,着重强调的新型数字生活,明确提到了超高清、虚拟现实、云游戏等应用场景,属于新的亮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开始,双轮驱动就是元宇宙+数字经济,科技强国啊,这一次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了。
2021年,港股市场犹如坐上了过山车。而港股科技股的表现则更让人瞠目结舌。有数据显示,去年年初至年末的247个交易日里,恒生科技指数累计大跌32.7%,下跌的交易日则达140个,约占去年总交易日数的57%。近期科技股回调也比较多,大概率有轮动的机会。
数字经济对哪些行业有影响?
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半导体与软件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数据获取、保存方面来看,需要大量的信息设备,比如芯片、物联网设备等,这将会促进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重点布局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第三代半导体等新兴技术,等;从数据利用来看,率先提供先进的用户体验,使用数字技术提升经营效果的各类公司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尤其是头部公司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目前整体科技股的大环境在改善,利好政策不断推出。一方面是硬科技的环境变得更好,另一方面消费互联网相关的压力在逐步得到缓解,叠加2022年稳增长为主的基调,整个的环境都对科技股非常友好。
科技股的整体大环境已经得到改善,现阶段是否能进场抄底呢?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市场变幻莫测,现在是否就是底部,难以下定论,认为整体肯定是向上的,因为港股中头部科技股的成长性、利润释放确定性相对较高。但科技股基本面并未反转,当前估值合理偏高,此次科技股的上涨只是超跌反弹,抄底风险性较高,目前并不是是很好的投资机会。
数字经济是长期发展趋势,事实上也是未来发展趋势,所以这个并不没有炒作,后期的发展必定会有大的爆发。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