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3月26日,北汽蓝谷(600733)发布2021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北汽蓝谷2021年营业收入86.97亿元,同比增长64.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2.44亿元,亏损同比减少12.39亿元。2021年,北汽蓝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85亿元,实现现金流转正。

  在芯片、电池原材料短缺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持续冲击下,北汽蓝谷2021年业绩指标均出现正向改善。3月28日,年报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北汽蓝谷在A股市场走势积极,上午收盘涨停,主力当天净流入10235万元,全天涨幅4.84%。

  北汽蓝谷表示,2021年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产销数据未能达到预期。资料显示,北汽蓝谷旗下拥有ARCFOX和BEIJING两个品牌,报告期内两品牌实现总销量2.61万辆,较2020年的2.59万辆微增0.82%。但离预期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

  事实上,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来说,亏损是当前业内常态。在只生产新能源车的企业中,除了特斯拉外,几乎没有车企实现盈利,即使是头部的新造车企业。数据显示,蔚来2021年亏损40.2亿,理想汽车亏损10.2亿。作为业内共识,随着规模提升及成本降低,新能源车企将逐步实现盈利。

  对于北汽蓝谷同样如此,而极狐品牌将成为其快速发展、重回赛道的关键。极狐是北汽蓝谷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继2020下半年推出了首款产品极狐阿尔法T,2021年上市了中大型轿车阿尔法S。与此前产品不同,极狐品牌强调科技、智能属性,并启动了全新的渠道和营销模式。

  极狐产品上市后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据介绍,极狐在2021年批发完成6006台,终端零售完成4993台。而2022年,极狐和北京品牌将合力冲击10万辆销量目标,其中极狐目标为4万辆。为达到该目标,北汽蓝谷将在产品、营销、管理等方面全面调整提升。

  “对于我们来说,核心是要在窗口期实现自我发展壮大,在市场上要有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我们喊出来的,而是靠我们的能力、产品、市占率来稳定住的。”北汽蓝谷副经理、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樊京涛表示。

  01

  全力突围冲击10万辆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热。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NEV销量占比达到14%,即每卖出100辆汽车其中就有14辆是纯电动车。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赛道参赛者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北汽蓝谷如何突围,实现10万辆市场目标重回主流赛道?

  北汽蓝谷公司总经理代康伟表示,北汽蓝谷在2021年做了很多非主营业务的压减退出,进一步聚焦主营业务,把所有精力和投入放到了极狐和北京两个品牌上。而其中,极狐品牌更是北汽蓝谷面向C端消费市场的背水一战。

  “北汽集团投入了很大力量和精力发展新能源,在支撑极狐事业的发展上做了很多的助力。现在为极狐赋能的不仅仅是新能源公司,甚至还有集团自主品牌旗下研究总院。现在我们已经打通了相应赋能的机制,为极狐产品进行赋能。”代康伟表示。

  极狐将加速推出新产品,通过高度智能化抢占赛道高点。据代康伟介绍,极狐2022年上半年将批量交付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同时,基于与华为的深度合作,HI版车型还会在ARCFOX极狐后续车型上继续搭载。到2025年,品牌将会形成5大产品系列,而且全系都会有华为HI的版本。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是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高度智能化车型,该车型可在城市道路上实现无干预智能驾驶,备受业内期待。

  据透露,目前北汽蓝谷与华为正在积极推进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的量产准备工作,已在2021年底开展内部交付测试,产品目前在道路泛化测试阶段。随着后续公开交付工作的展开,阿尔法S全新HI版将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城市道路智能驾驶的量产车。

  2022年极狐的市场表现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据北汽蓝谷表示,今年一季度,极狐预计大约完成了去年一半的销量。而二季度如果不受芯片供应大幅波动,以及电池的成本大额上涨的影响,预计极狐二季度销量会实现翻番。不过与头部的新造车企业相比,极狐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除极狐外,北京品牌也将成为北汽蓝谷的发力重点,其承担着年销6万辆的重任。北汽蓝谷表示,北京品牌此前积累了很好的对公板块的经营优势,北汽不会放弃在这个板块的深耕。“我们依然会把北京品牌的优势夯实好,持续发挥。公众出行依然有比较好的市场容量在,这个板块我们会持续发力。”代康伟表示。

  02

  坚定投入抢占竞争优势

  汽车“新四化”趋势下,智能电动化的快速推进需要研发的持续投入。2021年,北汽蓝谷研发费用12.08亿元,同比增长24.14%。

  在大幅增长的研发投入背后,是北汽蓝谷对新技术的高度重视。“虽然北汽蓝谷这两年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是研发的投入依然占比非常高,今年研发投入还会翻倍,这是为了应对2023年、2024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产品力。”代康伟对此表示。

  而北汽蓝谷研发投入的方向则包括三大方面,包括三电的持续布局、新车型的研发、以及软件研发等方面。同时,北汽蓝谷十分强调对安全方面的研发。

  “(三电等安全)这个板块我们会持续投入。智能驾驶时代到来以后,我们要把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都考虑在内,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投入。但是砸锅卖铁也得投,这是保证将来消费者最托底的东西。”代康伟说。

  北汽蓝谷投资20亿元建设试验中心的举动也被认为颇具魄力。北汽蓝谷试验中心目前是全球规模及技术领先的电动汽车专用的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综合性研发试验验证中心。去年,北汽蓝谷试验中心二期已投入使用,具备NVH、EMC及环境舱等整车试验能力。而其全面启用将进一步助推北汽蓝谷在智能电动汽车上的发展。

  代康伟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但试验资源成为各车企进行新能源布局的瓶颈,因为市场提速之后,试验排队现象严重。而北汽蓝谷花20亿投建试验中心,不仅加快了产品开发的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新技术的应用,这成为其一个非常大的竞争优势。

  北汽蓝谷平台化投资布局,也将给其带来效率上的提升。代康伟表示,平台化的打造现在给北汽蓝谷带来了发展机会点,在阿尔法T投入市场以后,BE21平台得到了成熟的应用和验证。而平台化给公司带来了产品快速推出的能力,在这个平台上,明年将推出两款A级车。

  此外,为顺应汽车制造行业长链条与大生态的发展趋势,北汽蓝谷与华为、百度等产业伙伴深度携手,协同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的研发和产品转化,通过投资与合作,不断拓展产业链“朋友圈”。

  可以预计,随着北汽蓝谷各项研发投入的持续落地,以及高端智能新能源产品的快速推出,极狐品牌带动北汽蓝谷重回赛道的目标或将加速实现。

  文/何义繁



 

北汽蓝谷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3-30)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7.32亿股,占流通A股27.08%

综合诊断:北汽蓝谷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19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相关阅读
  • 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

    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

    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讯,冀中能源(000937)4月26日晚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60.36亿元,同比增长14.68%。归属于上市...

    2023-04-26 20:25:15 证券时报网
  • 奇安信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

    奇安信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

    奇安信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4月26日,奇安信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公司于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一季度迎来业绩开门红。具体来看,2022年公司实现...

    2023-04-26 20:25:43
  •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供应链升级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供应链升级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供应链升级。近日,铭利达(301268)召开数字化采购管理平台项目启动大会。铭利达、甄云科技高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双方高管表示,通过平台项目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深化协同创新,拓展...

    2023-04-26 20:26:23 铭利达官微
  • 国网英大公布2022年年报 稳运营促进稳增长

    国网英大公布2022年年报 稳运营促进稳增长

    国网英大公布2022年年报 稳运营促进稳增长。国网英大(600517)4月26日晚公布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报。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统筹、强经营、稳安全,实现营业总收入108.61亿...

    2023-04-26 20:26:14
  • 中关村:创新型医药产业集团渐成形 一季度净利润增245%

    中关村:创新型医药产业集团渐成形 一季度净利润增245%

    中关村:创新型医药产业集团渐成形 一季度净利润增245%。4月26日晚间,中关村(000931)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0亿元,稳中有进,同比增长5...

    2023-04-26 20:26:16

本文北汽蓝谷2021年财务指标改善 极狐品牌冲击年销4万辆目标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