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走势,来源:国家统计局
今天,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的物价数据。
统计结果表明:
中国4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录得3.3%,环比下降0.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录得-3.1%,环比继续下降1.3%。
来源:国家统计局
统计图表显示,CPI继3月后继续回落,且回落速度超预期。数据公布前,市场预期4月的CPI为3.7%。PPI的同比降幅同样超市场预期,市场预期值为-2.6%,且PPI的环比降幅扩大。
4月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复工复产已经进行了完整的一个月度。在这样的背景下,CPI环比超预期下滑,PPI降幅边际扩大,都指向经济已经出现通缩迹象。
这一情形我们此前在讨论央行放水会不会意味着大通胀这一问题时所讨论过的(见:全球“大放水”,会严重通胀吗?)。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在一开始供给和需求端都会受到明显影响。
但随着复工复产和交通运输物流的恢复,供给端或者叫生产端的恢复较为容易节奏上也更快。但需求端或者叫消费端的恢复,难度更大,节奏上也会更为缓慢。
例如,从消费品价格当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3%(其中猪肉价格下降7%)中,也可以看出食品供给的恢复要快于食品需求的恢复(餐饮业的需求恢复)。
PPI的下滑,反映出工业生产的上游企业盈利可能会出现恶化。这主要是由于国际油价在前期的大幅下跌,产生了某种意义上的“输入性通缩”。除开油价的因素,还与工业品库存较高有关。
往后看,CPI由于去年同比基数在后半年更高的原因,今年CPI往后继续回落是可以预见的。
而PPI则由于油价的企稳可能会有企稳的动力,但是由于工业品库存偏高,集中复工复产的赶工需求后期消失,如果下游企业的投资需求不尽快回归,则PPI仍然可能继续下滑。
总体来看,货币当局思考更多的是应对(不是防范)通缩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央行在疫情发生后都迅速开启宽松政策的根本原因。中国3月和4月较高水平的信贷和社融数据,也反映出政策对通缩压力的对冲意图。
一方面,宽松的货币环境为金融市场提供上涨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的通缩压力,又对风险资产有下行的压力。这两个逻辑的交替,实际上构成了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冲击的主要脉络。接下来的市场走势也不例外。
保护客户隐私不能越雷池一步,中信银行这次却因“信任危机”被池子送上热搜。 5月6日,脱口秀演员池子(@池子池子大池子)在微博平台发布长文,控诉自己老东家笑果文化违约。其中,池子还爆料称,笑果文化寄回的案件材料中包括他在...
★ 国事聚焦 ★ 01 【创业板在审企业平移安排基本清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在紧张推进中,从券商处了解,创业板在审企业受理安排已基本清晰,各方正在紧锣密鼓准备当中。从投行人士处了解到,在审企业将有序平移,创业...
进入5月,一季报已发布完毕。5月和6月进入成绩真空期,股民常说“五穷六绝七翻身”,但是疫情搅扰之下,本年的股市周期并不寻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不少组织已在考察半年报预告成绩,并以此试图预判下半年甚至全年的成...
新时代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投资者的参与。为持续反映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状况,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17日开展了“2019年度全国股票市场...
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CPI”和“PPI”指数,这两个指数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这说明中国有进入“通缩”的危险。 首先是居民消费价格的CPI指数,4月份出现明显回落,从3月份的4.3%大幅回落到3.3%,说明整体物价出现了...
本文“通胀未起,通缩初现。”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