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频道: P2P / 其他 /

企业出现公章风波,金融机构如何应对?
现代企业通过公章来行使自身权力,一旦加盖公章的文件与公司主体(如代表人、股东会)的真实意思有在差异,则必然会发生纠纷。正如今年的当当网抢公章风波,公章成为两位创始人争夺公司控制权的核心物品。

我们整理了相关知识内容,希望对金融机构处理类似问题时该如何应对有所启发。

 

情形1:非法定代表人控制公章并对外签署文件,银行该认可文件的效力吗?

 

就拿当当网事件举例,李国庆这一抢夺行为本身就反映出与当当网现任法定代表人俞渝的意志相悖,同时,当当网在事后也发布声明,表示不认可被抢夺的公章效力,那么如果加盖公章的文件拿到银行办理业务,该怎么应对呢?

 

如果加盖公章的文件与公司主体(如代表人、股东会)的真实意思有差异,则盖章文件效力大为减弱,且被司法机关认定不能代表公司意志的可能性较大。

金融机构在此期间仅凭公司公章认可文件效力,为其进行业务操作,很有可能在后续被当当网主张与公司真实意思不符、合同认定无效,从而使金融机构被动卷入他人公司纠纷的商业困局。

 

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外部第三方,对于谁才能真正代表公司的授权必然会存在疑虑和困扰,银行最优的选择还是暂缓进行相关业务操作,并要求企业内部尽快通过股东会决议、变更工商登记等方式,明确统一对外的意思表示。

 

情形2:两份合同,一份仅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一份仅加盖公司公章。这两份合同同时出现但内容相悖,怎么办?

 

银行作为外部第三人,此时无论轻易接受哪一种,只要存在另外一种相悖的授权,都不能排除被卷入公司内部权力争夺造成的困局。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庭课题组论文《公司意志代表权争议的现状与问题解决思路》一文中认为:人章争夺的背后仍然是人与人的争夺,是公司内部对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分歧。

 

银行在实际面对权力分配出现分歧的客户时,在知情的前提下,还是建议暂缓进行相关业务办理并要求企业内部尽快通过股东会决议、变更工商登记等方式,明确统一对外的意思表示。

 

如果必须做出选择,则需要谨慎结合公司法、企业章程、行业监管规定等,判断哪方存在违规点,并调查清楚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的实际控制权究竟是倾向于法定代表人还是公章持有方,据此做出是否办理业务的决定。

 

情形3:公司拥有多枚公章, 真假难辨怎么办?

 

公安部《印章业治安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条规定:“需要刻制印章的单位应当到公安机关批准的刻制单位刻制;刻制单位将刻制的印章向公安机关办理印鉴备案后,方准启用。”虽然在一般观念中,一家企业应该只有一枚公章,但实际现有法律体系中并没有要求企业公章只能有一枚。

 

金融机构在不知情的前提下,不负有对印章进行技术审核的义务,对客户提供的呈现相同外形的印章可以依赖。如在事后被企业主张公章为私刻公章或假公章导致业务无效,则需要多方收集企业的印章样本,以及其他流程规范材料,力争向司法机关主张多枚印章并存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合同未必会一定无效,需要结合文件签订的程序中是否存在瑕疵来判断。

 

如果金融机构已经知道了企业有多枚印章,那么将难以主张善意,可能会卷入相关纠纷中。因此,银行在受理开户申请时,如发现企业私自使用多枚印章,建议要求企业立刻停止这种行为,并提供唯一印章使用证明。

相关阅读

本文企业出现公章风波,金融机构如何应对?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