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频道: P2P / 其他 /
随着去杠杆的持续进行,企业债务违约事件多次出现。如近期坚瑞沃能的20亿债务违约,其中16亿商票逾期;凯迪生态到期未清偿债务达到17.9亿;京鹏地产3亿债务违约;美丽生态5.7亿债务逾期……




最近半年时间,包括四川煤炭、丹东港、中城建、富贵鸟、盾安集团等大型企业都相继爆发了债务违约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过去3年债务违约金额分别是2015年126亿、2016年是237亿、2017年是392亿,违约金额呈现逐渐递增的态势。今年前4个月,违约金额超过130亿,超过2015年总和。

随着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票据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用十分重要。然而,在票据市场逐渐成为链接资金市场与信贷市场的桥梁时,风险也逐渐地显露出来,特别是近期债务违约事件的频频发生,让票据信用风险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一.票据信用风险的概述


(一)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

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票据承兑人或付款人的付款能力发生问题,从而导致持票人资金受到损失,以及在转贴现业务中对手方不能履行远期合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票据业务涉及资金量大,一旦出现信用风险,导致守约方十分被动,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后果十分严重。

(二)票据市场信用风险主要表现

1、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的风险;
2、日益突出的票据承兑结构性信用风险;
3、票据交易环节的信用风险。

在票据融资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存在着与实现增长之间的矛盾。经济结构调整意味着传统周期性行业如钢铁、焦炭、铁合金、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水泥、平板玻璃、造纸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这些企业不可避免地遇到转型困难,特别是资金周转,并引发银行票据资产逾期、公示催告票据增多、经济纠纷诉讼增加等连锁反应,从而产生票据市场信用风险。


二.产生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人为银行之外的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信用环境有缺陷,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效益有所波动,其整体信用和偿债能力远不及银行承兑汇票的银行付款人,因此,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不能兑付的信用风险比较大。

(二)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的信用,一旦签章承兑,银行必须到期无条件履行付款义务。不过,不可否认因为一些银行内部管理混乱、外部监管不力、资产状况恶化、流动性出现问题等,导致到期不能付款或者履行远期合同,也会形成信用风险。


三.防范信用风险的主要措施


把好准入关把信用风险控制在发生之前是最好的防范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做票据业务时,制定严格可行的准入和授信标准。

(一)对手方的准入标准

在选择交易对手的时候,应该考查其市场信用、成员口碑,要求提供存款余额、存贷比、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相关数据,争取达到能够量化其信用水平。对于初次做业务的同业对手方,应该多方面了解其经营情况,对于业务不规范的金融机构予以屏蔽。不可因为对方利率的优惠,而贪小失大。

(二)商业承兑汇票准入标准

制定买入哪些企业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的标准至关重要,普通企业的信用水平不比金融机构。建议标准应该锁定大型国有范围内企业承兑的汇票。虽然这样会削弱普通企业签发承兑的汇票的流动性,不符合票据法促进票据流动性的本意。不过,在目前中国企业整体信用水平不是很高的客观条件下,不得不忍痛弃之。

(三)银行承兑汇票准入标准

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虽然是金融机构,但如前所述,不能否认有信用风险的存在。为了控制此类风险,有必要对承兑行范围和对手方范围做一定限制。

第一,承兑行应该尽量限制在资质较好的银行范围内,对于处在偏远地区,签发汇票金额远远超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承受能力的银行,应该排除在外。对各个承兑行做一一定量分析不现实可行,但可以做定性分析。笔者建议,可以参照银行家等杂志的排名,根据各家行情况拟定承兑行范围;

第二,对手方范围应该排除经营业绩较差、管理不严格、操作不规范的金融机构。比如某些金融机构经票据中介介绍贴现买入汇票,由于中间转手环节复杂,手续简单审核不严格,很容易出现所有权纠纷。尽量选取资金实力雄厚、操作规范的金融机构。

准入标准可以灵活对待。买断业务侧重承兑行的信用,即对承兑行准入严格控制,回购业务侧重对手方的信用,即对对手方的信用水平严格把关。

(四)制定对手方授信额度标准

根据不同对手方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授信额度。比如,一家注册资本只要1000万元的小金融机构,买入其5个亿的汇票,或者与之签订5个亿的远期卖出合同,业务量与资本实力差距巨大,如果其到期出现影响履行远期合同的不利情形,即使采取法律手段也显然超出其承受的赔偿能力范围。因此,有必要对其做限额授信管理。这就要求,对于不同的承兑行和对手方,根据其情况,制定符合客观情况的授信额度。
相关阅读

本文债务违约频现,如何防控票据信用风险?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