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 海正药业,为何进入合成生物学赛道?

    2025-06-22 13:23:49 收藏

用制造优势竞争

2025年6月20日,浙江澐生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澐生合成”)在浙江台州正式揭牌成立。

对于外界而言,这家由拥有69年历史的国有控股制药企业——海正药业(股票代码:600267)打造的子公司,似乎是一次突然的、紧跟热点的跨界之举 。

然而,海正药业董事长兼总裁肖卫红在内部沟通中坦言,尽管对外的宣告显得“突然”,但海正药业为此所做的准备已持续多年,尤其自2023年起,公司便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战略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布局,并通过小范围试水,坚定了全面进军的信心 。

为何是合成生物学?为何是现在?

海正药业宣称,此番进军合成生物学,是基于在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深厚积淀,而这项传统技术与新兴的合成生物学在“底层逻辑上高度契合” 。

公司高管对此进行了清晰的阐述: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更多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或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的天然菌种,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来提高其代谢产物的产量。这是一种“发现并利用”的模式。而合成生物学,则是通过基因编辑、代谢通路设计等工程学手段,对微生物(即底盘细胞)进行理性、定向的设计和改造,使其成为能够高效生产目标物质的“细胞工厂” 。这是一种“设计并创造”的模式。尽管方法论有所不同,但两者最终都依赖于大规模的发酵罐培养和下游的分离纯化工艺,来实现目标产物的工业化生产。

因此,海正药业的核心优势并不在于从零开始设计全新的“细胞工厂”,公司的真正优势在于,一旦“细胞工厂”的蓝图被设计出来,它拥有去建造和运营这个“工厂”的能力,并将其产能从实验室的毫克级,稳定、高效、低成本地放大到工业生产的吨级。

公司深耕制药领域69年所积累的生物技术、化学合成、质量控制和大规模生产管理的经验,使其区别于那些以纯粹研发为核心的科技初创企业,发挥了自身“制造”长板,选择差异化竞争路线。

中国合成生物学参与者众多

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但格局未定的阶段。海正董事长将其形容为“群雄逐鹿”,各路玩家凭借不同的优势和商业模式,共同塑造着这个行业的未来 。澐生合成必须在这些强大的竞争者中,清晰地定义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可以大致分为几类:

大宗原料领导者:以凯赛生物和华恒生物为代表。这些公司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在特定的生物基材料领域(如凯赛的长链二元酸、华恒的丙氨酸)已经做到了全球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其核心优势在于极致的成本控制、超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对下游产业链的深度渗透 。它们是典型的“规模为王”的工业巨头。 研发平台驱动型初创公司:以蓝晶微生物为代表。这类公司通常由顶尖科学家创立,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上游研发平台,例如自动化的菌种构建和高通量筛选系统。它们致力于开发全新的生物基分子和材料,并获得了大量风险投资的支持,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 。它们是典型的“技术为王”的科技先锋。 医药企业分拆:以川宁生物为例,它由科伦药业分拆而来。与澐生合成类似,川宁生物也依托母公司强大的发酵生产基础,聚焦于医药中间体和高附加值的化妆品、保健品原料,其优势在于成熟的发酵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 。海正药业,为何进入合成生物学赛道?

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澐生合成既不像凯赛和华恒那样主攻大宗商品市场,也不像蓝晶那样将赌注完全押注于前沿的平台技术研发。它的策略更接近于川宁生物,但又有所不同。澐生合成试图开辟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专注于高附加值的特种原料,同时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卓越的“产业化能力”而非单纯的“研发能力”。

它看中的是,在未来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分子从实验室涌现,谁能最快、最可靠、最具成本效益地将这些分子从“图纸”变成“产品”,谁就将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如何避免价格战?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随着技术逐渐成熟,一些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大宗化学品,如某些氨基酸和基础有机酸,已经出现了激烈的“价格战” 。

海正药业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明确将澐生合成的战略定位为避开这片“红海”。公司高管的理念是“难走的路从来不堵车”,强调必须通过持续创新,开发出那些竞争对手需要“花一两年时间去追赶”的高附加值产品,才能摆脱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 。

澐生合成初期瞄准的保钙壮骨、保肝护肝等保健品原料,正是典型的高附加值品种市场。这些市场对产品的纯度、功效、安全性以及来源的独特性要求更高,为合成生物学技术提供了理想的应用场景 。通过聚焦于此,澐生合成旨在建立基于技术壁垒而非价格的竞争优势。

澐生合成计划于2025年8月推出的首批产品,以其骨健康产品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合成生物学工艺相对于传统工艺的革命性优势 。

公司高管介绍,该产品的传统生产工艺依赖于对虾壳、贝壳等动植物资源的收集。通过使用大量高浓度的盐酸等强酸,从这些天然原料中浸泡、提取出有效成分。这一过程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它严重依赖海洋生物资源,其供应和价格都存在不稳定性;其次,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再次,最终产品中可能残留微量的动物源性蛋白,对于特定过敏人群(如对海鲜过敏者)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天然来源的原料批次间差异较大,导致最终产品质量难以保持高度一致 。

相比之下,澐生合成采用的合成生物学路径则完全不同。它利用一个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胞工厂”,以葡萄糖、淀粉等简单、可再生的碳源为“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直接生产出目标物质 。

整个生产过程在精确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可以确保每一批产品的化学结构和纯度都高度一致,质量稳定可靠,同时也更加环保,也避免了残存的动物性蛋白带来的潜在过敏反应。

当然,这一新工艺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成本。高管坦承,在产业化初期,如何将合成生物学的生产成本控制到与传统提取法相当甚至更低的水平,是决定其能否大规模替代旧工艺的关键 。

但公司对此表示乐观,认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工艺的持续优化,其多年积累的成本控制经验将发挥作用,最终实现成本优势。

而对于澐生合成未来是否会进行外部融资的问题,海正董事长兼总裁肖卫红坦言:“一切皆有可能,要做成龙头企业,一定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但是用什么方式、什么时间,目前还没有完全的规划。”

相关阅读
  • 阿里夸克AI眼镜来了,下周Ai眼镜行情如何?附AI眼镜概念股龙头股名单

    阿里夸克AI眼镜来了,下周Ai眼镜行情如何?附AI眼镜概念股龙头股名单

    2025年7月26日,随着阿里巴巴正式发布夸克AI眼镜并展示真机,AI眼镜行业迎来新一轮催化。这里我们将结合最新产业动态与机构观点,深度梳理的AI眼镜概念股龙头股名单及股票代码,供各位参考。...

    2025-07-26 16:55:10
  • 保险概念股票有哪些?保险概念股前5名龙头

    保险概念股票有哪些?保险概念股前5名龙头

    保险概念股票有哪些?分别有新华保险(601336)、中国平安(601318)、中国太保(601601)、中国人保(601319)、中国人寿(601628)以及*ST天茂(000627);下面为大家分享了保险概念股前5名龙头,大家可做一定的参考!...

    2025-07-26 16:37:48
  • A股指数能否上3809?

    A股指数能否上3809?

     本周再创低点3040以来新高3613,距离2024年10月8日高点3674只有区区61点距离,不是要不要拿下3674,而是拿下3674指向何方?在3433没有失守前,行情没有走坏之忧,行情总体是依托周线牛熊线3433支撑逐步震荡攀升,去挑战中期第一...

    2025-07-26 17:41:54
  • 在股市里如何赚钱?诀窍就2点!

    在股市里如何赚钱?诀窍就2点!

    炒股赚钱的核心能力,或者说炒股赚钱的诀窍(核心因素),其实就两点而已。其一,知进退。知进退的本质,其实就是能够正确的评估环境,正确的评估事情进展的程度。其二,懂取舍。就股市而言,是指知道哪些股票可以去参与,哪些股票不应去...

    2025-07-26 22:02:26
  • 中国中免能否借着海南封关起飞?

    中国中免能否借着海南封关起飞?

    海南封关的时间终于定了,这对于中国中免来说,肯定是莫大的利好,那么,中国中免(601888.SH)能否借助2025年12月18日海南封关实现“起飞”,核心在于政策红利能否兑现为业绩弹性,以及公司能否在竞争加剧中守住护城河。...

    2025-07-26 22:18:35

本文海正药业,为何进入合成生物学赛道?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