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继续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快速增长持积极审慎的态度,但将密切关注该行业“大到不能倒”的案例,同时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新的系统性风险,官方称,在大技术市场中,高科技企业已经处于垄断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上通过视频连线发表的讲话中说,他们的一些金融业务也有可能引发新类型的风险市场,关系到广泛的公共利益。监管者必须密切关注这些机构的风险,这些风险是复杂的、具有传染性的,”同时也是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Banking and Insurance Regulation Commission)主席的郭树清说。他说,这些公司的破产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有必要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此类风险。中国将继续促进金融业的公平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大型科技集团正在收紧利润率,这阻碍了大型科技集团获取超额利润。”。例如,欧盟(eu)即将颁布一项新的《数字服务法》(digital service act),以规范大型科技公司,包括总部位于美国的谷歌(Google),该公司被迫改变做法,平等对待竞争对手的服务。
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最近开始监测大型技术拥有进入金融行业的用户基础的公司。监管机构也在考虑大科技对市场竞争、金融包容性、数据保护和金融稳定的影响;“>专家表示,监管机构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果大型科技公司遭遇破产,无法履行对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承诺,市场将如何反应。这种失败将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运作,甚至损害实体经济。
在国内金融科技行业,有几个新的因素可能导致问题,监管机构必须评估大型科技公司是否在阻止新来者,郭树清说,收集数据不当,拒绝披露相关信息,或误导消费者。
他说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澄清数据所有权和加强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协调是需要更多关注的其他方面,“由于大科技已经实际控制了数据,而且“有必要澄清不同各方的数据权利”。
一家国家智库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大科技在中国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都是频繁交易的人。因此,它们的潜在风险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
国家应建立长期监管机制,对大型科技企业进行监管,中国社科院下属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胡斌表示,厘清不能逾越的“底线”,并使监管边界更加灵活
日股日经指数周一(22日)持续下挫,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收跌,并且在3周以来首度跌破4万点关卡,指数报今年6月28日以来新低。 日经指数收盘跌464.79点或1.16%,收39599点。东证指数挫1.16%或33.30点,收2827.53点,连续第3个交易日...
本文“中国计划加强对大型科技的监管”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