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6月9日,记者从第十二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下称“金交会”)现场关注到。国内最大的金融智能自助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广电运通(002152),携旗下中金支付、运通购快携数币、支付结算等金融科技发展成果与行业解决方案亮相。

  在金交会启动仪式上,广电运通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接受“数字金融+产业”生态合作平台授牌。广电运通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良,广电运通高级副总经理、中金支付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家琪等出席。

  图一:陈建良(右二)代表广电运通与CFC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广电运通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隐私计算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构建,共同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跨境支付、业务场景建设和数字化经营能力提升。数字支付提档加速,赋能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记者现场了解到,结合本届金交会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三大任务,中金支付在金融交流合作展区展示了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为观众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数字支付是经济生产生活各个环节的连接器,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数字支付作为庞大数量的实体市场实现数字化改造的重要抓手,不仅连接着亿万消费者和商家,也连接着产业链上下游,正在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枢纽。据悉,广电运通旗下中金支付是一家专业从事互联网支付的企业,坚持以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宗旨,持有全国范围的互联网支付牌照,为客户互联网业务提供全方位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目前已服务超过百万家企业。 在不断夯实和完善基础支付的同时,中金支付还构建了产业链综合支付、供应链金融服务、大数据服务、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解决方案,着力发展“支付+”综合生态圈,充分发挥金融支付业务优势,不断拓宽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打造更加完善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

  随着中金支付的加入,广电运通将加快数币支付和场景的建设,夯实公司在数字人民币领域的卡位优势;同时协同B端支付领域的优势资源,以支付业务切入,进一步加强在银行及政府的金融科技领域布局,全面做优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产业。数字金融激发实体活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落地 走进金融交流合作展区和数币专区,现场人头攒动,吸引了众多行业观众和媒体关注。广电运通品牌展区通过消费场景体验活动和宣传推广,普及数字人民币相关知识,展示数字人民币钱包、终端等硬件设备,体现了公司在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动、场景推广和银政联动等方面的服务成果。

  图二:支持数币支付的运通购快智能售货机在金交会现场展出

  广州市进入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一年多以来,在“食、住、行、游、购、娱、医”等七大重点民生领域都已落地特色应用场景。在数字人民币的生态布局上,广电运通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工作组核心成员之一,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的生态系统改造和应用场景探索工作当中。目前,公司在数字红包、硬钱包发放、零售消费、轨道交通、银行拉新和活客运营、乡村振兴与扶贫、智慧园区等数个创新场景中落地诸多项目,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被北京、上海、海南、长沙等多个试点地区采用,成为国内少数具备数字人民币场景全链条建设能力的企业。

  日前,广州市发布的《2023年广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进一步协调推动全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积极争取在交通、体育、商贸、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落地更多特色场景,打造一批可复制的广州特色场景。紧跟数币推广步伐,广电运通将于6月10日参加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机制的“数字金融+产业”生态合作平台项目签约仪式,积极探索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广电运通相关人士表示,随着第三方支付和数币业务的协同发展,公司以“内生+外延”的方式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初见成效。未来,广电运通将加快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市场拓展工作,携手生态伙伴共同构建数字人民币生态圈、数字金融生态圈等,不断延伸服务边界,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电运通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3-06-09)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22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5.34亿股,占流通A股61.82%

综合诊断:广电运通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2.42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相关阅读

本文创新科技赋能数字经济 广电运通携多项成果亮相第十二届金交会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