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频道: P2P / 其他 /

前一阵子一个朋友买房了,他们夫妻俩月收入不错,五险一金全配齐。其中公积金,工作单位给的缴费比例按最高的12%来计取。合计俩人的公积金账户每月入账五千元左右。

 

所以,当他们凑足一套房的首付后,接下来三十年的贷款用自己的公积金账户基本可以覆盖,果断上车买房了。

 

这样买房后的小日子几乎不受影响,只需要继续再攒上一笔钱用于装修。

 

真是让旁人羡慕不已呀。

 

作为默默攒钱一族,低头数数自己兜里的钱,还是继续努力吧!

 

2

 

五险一金里的五险是国家强制必备,一金就看你挑选的单位是不是重视员工福利了。

 

现在基本上工作单位都会给员工配齐五险一金。可以说,这是一个靠谱工作的标配了。

 

对于公积金来说,国家规定个人和单位分别的缴存比例为5~12%,比例越高越划算,因为个人部分是从工资收入里扣,单位部分是单位自己额外付的,且单位缴存比例须与个人一致。

 

因此,缴费基数越大,缴费比例越高,你每月存下的公积金就越多。

 

 

3

 

公积金除了买房时可以用来办理公积金贷款,平时难道就没法用了吗?

 

以下就跟大家说道说道,公积金的几个鲜为人知的用途,让还没攒够买房款的小伙伴们也能体会到公积金的好处:

 

 

1、公积金可以付房租

 

对于在外打拼的“打工人”一族,暂时没法买房时免不了要去租房子。而公积金就可以提取出来缴纳房租,让你每月的收入可以结余更多。

 

每个城市公积金计提房租的条件和额度略有差异,具体可以拨打公积金热线电话:12329进行咨询。

 

 

2、公积金可以支付医疗费

 

很多人知道公积金可以付房费,但估计不知道公积金还能付医疗费。

 

在许多城市,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公积金账户里的钱就可以提取出来支付大病医疗费用。

 

3、公积金可以全额提取

 

当你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带上相关材料,去你所在的当地公积金中心办理提现:

 

·退休注销公积金账户

·享受低保生活保障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去国外、港、澳、台地区定居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继承人申请提取

·账户封存满 2 年,且失业满 2 年

 

4、公积金可以用来装修房屋

 

部分城市,可以拿着相关装修房屋的资料去公积金中心办理提现,不过这个福利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哦。

 

很多地方也在逐渐的取消中,如果你家有装修房子的需求,抓紧时间去问问看。

 

5、公积金可以用来向银行借钱

 

这下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白白交了公积金,让钱在账户里闲着了。

 

紧急用钱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某些银行APP,搜索“借钱”快速进入。

 

只要我们有缴纳公积金,即可以申请。申请过程中无需任何纸质资料。随借随还,按日计息,不提款不收费,提款秒到账,这下再也不怕燃眉之急了~

 

4

 

看了上面的这些应该对住房公积金做贷款的好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吧。

 

不过在这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住房公积金贷款的5个注意事项!否则自己有可能会为此吃大亏:

 

1、 申请贷款前不要动用公积金

 

按照政策规定,按时足额缴存公积金满6个月的职工,买房时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各地政策略有不同,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如果借款人在贷款前提取公积金储存余额用于支付房款,那么公积金账户上的公积金余额即为零,这样公积金贷款额度也就为零,也就意味着你将申请不到公积金贷款,所以申请贷款前不要动用公积金。

 

2、贷款不满1年不要申请提前还款

 

按照公积金贷款的有关规定,部分提前还款应在还贷满1年后提出,并且归还的金额应超过6个月的还款额。所以,如果你申请的贷款未满一年,那就不要申请提前还款,因为如果申请了的话,银行收取的违约金也会比较多。

 

3、 还贷有困难时不要太过勉强

 

当你在借款期限内偿债能力下降,还贷有困难时,不要自己硬撑。可向银行提出延长借款期限的申请,经银行调查属实,且未有拖欠应还贷款本金、利息,银行就会受理你的延长借款期限申请,但是,借款期限变更按规定只可办理一次。

 

4、贷款结清后未办理撤销抵押手续

 

很多房贷客户在结清贷款后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事实上你还少了一步,那就是办理撤销抵押手续。如果不办理撤销抵押手续,那么房子仍抵押在银行那里,这样你就不可以随意处置房子,所以不要忘记办理撤销抵押手续。

 

5、不要遗失借款合同和借据

 

申请按揭贷款,银行与你签订的借款合同和借据都是重要的法律文件,由于借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作为借款人,你应当妥善保管您的合同和借据,同时认真阅读合同的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不管你是选择什么形式的贷款方式,大家要合理利用自己的优势,记住贷款不是问题的原因,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相关阅读

本文公积金除了买房?还能怎么用?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