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液冷时代已经到来!英伟达最强AI芯片或升级散热技术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提到,沉浸式液冷技术是未来的指标,将推动整个散热市场迎来全面创新。

  据悉,自B100以来,英伟达未来所有产品的散热技术都将从风冷转变为液体冷却。《台湾省经济日报》的相关报道指出,这是一项划时代的技术创新,适用于整个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

  英伟达B100液体冷却项目由OEM英业达提供。英业达表示,今年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仍以英伟达产品为主流,其B100产品将在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在服务器方面,英业达预计,预计从今年到未来两三年,预计每年将保持两位数百分比的增长,整体表现乐观。

  去年11月,散热模块厂双鸿董事长林育申指出,英特尔、AMD等厂商过去将芯片的散热需求压在250-300瓦之间。但ChatGPT带动英伟达芯片需求飙升,散热天花板打开。H100最大散热设计功率(TDP)预计2024Q1量产的AMD达到700瓦, MI300,其TDP也达到600瓦,而英伟达的新一代GPU B100,预计2024Q4将出现,行业TDP将高达1000瓦。

  不难看出,在高散热需求下,液冷已成为服务器温控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华尔街分析师Hans Mosesmann直言:“液冷技术是克服AI云运算挑战的关键,可以为超大型云服务铺平道路。”

  分析师最近将超微计算机的目标价格从700美元提高到1300美元,并保持了购买评级。Mosesmann表示,超微计算机增长前景的关键是采用液冷服务器技术,可以冷却高速运行的人工智能计算机。

  民生证券在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液冷服务器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受数据中心建设面积和环保要求的限制,传统风冷难以满足散热需求,液冷技术需要提高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从发展趋势来看,预计到2025年,液冷服务器的渗透率将保持在20%-30%左右。

  东方财富证券还指出,未来几年将进入液体冷却时代。从散热性能来看,AI的大规模发展促进了计算能力需求的提高,芯片和服务器的功率逐渐升级,液体冷却将成为智能数据中心超出风冷散热能力范围的唯一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温控市场规模将达到405亿元。具体到公司层面,机构英维克、高澜股份、申菱环境、同飞股份。

相关阅读
  • 光刻机赢得新的催化剂,小作文满天飞

    光刻机赢得新的催化剂,小作文满天飞

    光刻机赢得了新的催化剂,小作文满天飞。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是光刻机。近日,华为升腾920芯片已与中芯国际完成5nm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外国媒体也传播了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的光刻机生产能力可能在2025年实施。因此,光刻机板...

    2024-03-01 09:48:43
  • 紫光股份发布新IM2210-NB模块,让通信模块真正全国化,股票行情分析

    紫光股份发布新IM2210-NB模块,让通信模块真正全国化,股票行情分析

    第10 紫光股份的增长能力:收入复合增长11.02%,非净利润复合增长2.85%。经营净现金流复合增长为负主要产品:ICT基础设施和服务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收入占68.82%,毛利率25.44%。公司亮点: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正式发布新...

    2024-02-25 18:35:22
  • 中国第一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

    中国第一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

    中国第一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24年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第一动画公园栏目播出,中央电视频客户同时推出,为诗歌系列民族风格动画,统一中国教科书200首诗,首将推出6首,节目首次通过国内独立人工智能GC技...

    2024-02-26 09:36:46
  • 液冷散热有望以低能耗、高散热效率、低噪音等优点取代风冷成为主

    液冷散热有望以低能耗、高散热效率、低噪音等优点取代风冷成为主

    人工智能的应用加速了数据中心向高密化趋势的发展,提高了高性能计算集群对散热的要求。目前,风冷散热已成为能力的天花板,传统的空气冷却散热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散热需求。液冷散热有望以低能耗、高散热...

    2024-02-27 15:35:50
  • 关于大盘:早盘市场小幅反弹,午盘收盘前拉升

    关于大盘:早盘市场小幅反弹,午盘收盘前拉升

    春哥祝大家平安吉祥,万事如意,愿山河无恙,众生皆安。关于大盘:早盘市场小幅反弹,午盘收盘前拉升。总的来说,这个位置相对安全。虽然神秘基金没有卖出,但并没有走得太远。空头头寸不敢太傲慢,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市场的下行空...

    2024-02-27 15:41:47

本文液冷时代已经到来!英伟达最强AI芯片或升级散热技术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