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
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 明天股市期市开盘,市场将迎来巨大冲击,你做好着陆准备了吗?

    2020-02-02 15:32:02 收藏

人生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事件,带给我们无限的机遇和挑战,身处其中,必须面对!

2020年这个春节是灰色的,疫情肆虐、万人闭户。线下商业活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交通运输活动、居民消费活动等受到直接冲击。商店关门停业、工厂停工停产、企业延长复工、交通运输受限。社会经济活动受到极大影响。

金融市场也受到了很大大冲击,尤其是股市、期市,作为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受经济和商品因素直接影响以及市场资金恐慌避险情绪影响,将会面临很大的下行挑战。

股市、期市响应国家号召,延长至明日2月3日开市。长假避险效应+突发疫情事件恐慌冲击,明日股期两市或将出现极端行情。大家要提前做好交易计划和心理准备。

外围市场提前开市的原因,主要股市已经提前反馈:

 

美道琼斯工业指数周跌2.53%、纳斯达克指数周跌1.76%、标普指数周跌2.12%、英富时指数周跌3.95、法指周跌3.62%、德指周跌4.38%。反应我国A股市场指数的外盘A50指数周跌4.18%。

诚然,各国指数下跌并非全部受我国疫情因素影响,比如近期英国脱欧导致英指市场避险下跌,但,我国作为世界上经济体量第二、贸易体量第一、制造业体量第一等重要地位,疫情问题也将直接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尤其是当下世界经济正处于下行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起到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

 

目前,疫情还在持续,确诊人数不断增加,疫情防治工作虽然也在持续推进,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尚不能完全控制疫情,解决病毒。各省企业复工最低延迟至2月9号,所以市场恐慌情绪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还将持续。

明日股市开市,目前,从定性角度讲,对市场影响主要表现在短期行为,恐慌性、避险性下跌是大概率事件,随着病毒逐渐被解密、疫情被控制,市场行情也会开始强势反转。所以疫情防治时间和成效决定中长期市场走势。不过,从交易角度讲,做好最坏打算和风控计划是必要的。


 

期货市场将面临更加直接和复杂的市场冲击

对于期货市场来说,疫情的影响也是直接的。甚至由于期货市场多空双向交易特征,市场情绪的干扰下,更加容易非理性行情波动。

主要原因有两点:

  1. 资金恐慌性、避险性出逃;
  2. 对商品价格分析不明,非理性交易。

首先,上周外盘期货市场已经开市,盘面行情悲观,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周跌1.01%、美原油继7.89%跌幅之后周度再跌4.74%、美豆粕周跌1.95%、马棕油脂周跌9.02%已经回吐此前50%涨幅、新加坡铁矿FE指数周跌7.92%、伦敦铜指继5.53%跌幅后周度再跌6.11%跌至历史低位、其它伦敦有色金属也均大幅下跌至历史低位。

 

外盘主要商品提前反应,也为我国内盘期市相关商品指明方向。

核心原因还是疫情事件对商品需求的直接冲击。

原油,需求逻辑抑制供应逻辑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消费市场,每日原油消耗达上千万桶。疫情期间交通运输业大幅度萎缩,每日原油的需求量骤减,对国际原油需求形成直接冲击,造成油价大跌。利比亚停产以及OPEC减产都难以带动盘面形成支撑。如果我国疫情持续,经济活动萎缩、并带动世界经济下行,原油价格或将继续下跌测试前期历史低位支撑。

钢铁产业,需求骤降+库存被动积累,压制商品价格下行

 

疫情造成企业延长复工时间,下游终端需求市场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比如建筑行业,对螺纹的需求骤减,疫情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下游市场以及贸易商的备货意愿,社会需求停滞。同时交通运输限制钢材物流,造成港口库存积压,加大了社会库存压力;钢厂对疫情的反馈是滞后的,高炉不是随便就关停的,疫情期间,钢厂面临钢材大量累库的压力。

恐慌心理+高库存+低需求+预期不乐观=商品价格下跌

作为煤钢焦矿产业链中的前端商品,钢厂为缓解生产压力,必然会通过降低生产供应+挤压原料成本来应对市场风险。在产业链供需逻辑驱动下,上游煤焦矿产业也将受到直接冲击价格下行,并通过停产、限产减少发运等手段挺价。

化工产业链同钢铁产业链类似,产业集中度、关联度很高,同样面临需求急速萎缩、产能供应累积造成的市场风险。

农产品供需矛盾更加复杂

 

农产品需要额外关注,农产品供应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大豆、玉米、棉花、白糖、苹果等,当下需求逻辑直接影响市场价格。

1、疫情造成市场整体需求萎缩,供应累积;

2、疫情造成需求错配

3、交通运输不畅造成产区供过于求,销区供不应求的局面。

1、疫情造成市场整体需求萎缩,供应累积

社会经济活动的衰减往往由终端消费市场开始反馈,压力逐渐上行传导至供应端。疫情直接影响居民出行、消费,企业生产、运营,造成社会商品消费需求大减,同时,造成社会商品被动累积。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春节前企业、商家为了春节消费活动进行的备货行为难以消化,出现商品供应被动累积,只能通过贱卖的方式销货。这就是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的最明显体现。

 

2、疫情造成需求错配疫情也造成消费方式改变

最明显的就是囤货,反正常消费模式,囤积商品,尤其是生活商品如大米、豆油等,容易造成短期需求暴涨,加上短期供应不足,这也是商家抬高价格的主要理由。很多期友可能基于这样原因看好豆油、大米等商品价格。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短期强需求行为对整体商品需求不会造成影响,居民个体需求本身不具备普遍性,同时也是一种需求的提前消耗,买的多不代表吃的多,今天你把全年的豆油需求都消费了,以后全年你也就没有了豆油需求。这就是一种非理性消费,短期刺激价格大涨后一般马上反转。

再者,社会其它需求是大幅度萎缩的,比如饭店、食品企业等,他们才是豆油的主要需求群体。疫情造成饭店关门停业、食品厂停产,豆油需求大减,代表整体趋势。

3、交通运输不畅造成产区供过于求,销区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了防治疫情扩散,交通运输也受到直接限制,主要表现在运力减少、运输时间增加两方面。

产销区之间货物不能及时流通造成商品产区供应过剩价格下跌、销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两种极端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鲜食品商品领域,期货商品如鸡蛋、苹果、猪肉等。届时,市场价格反应会很复杂。

以鸡蛋为例,疫情因素造成市场销区需求增加,但供应受运输限制减少,鸡蛋价格上涨;而产区鸡蛋因假日累库+交通运输不畅价格大跌。

两种现象特别需要注意:

一是疫情问题造成对鸡肉的需求直线下降,蛋鸡淘汰受直接影响,增加鸡蛋供应;

另一方面交通管制使得很多鸡场鸡蛋不能外运、鸡饲料供应不足,面临无饲料喂鸡、无渠道处理鸡蛋这样的极端情况。关于鸡蛋这一个商品,就面临非常复杂的因素,市场价格也会更加复杂。

 

总之,明日开市后,市场必然会面临一场大震,短期内市场情绪主导行情走势,非理性行为驱动行情出现暴跌的概率极大,希望各位理性对待。

当然,从投机的角度来讲,这也是获利的最好机会,可关注相关品种操作机会。

 

相关阅读
  • A股暴跌,这是一轮真实利空

    A股暴跌,这是一轮真实利空

    我们想到了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却没有想到会如此艰难,武汉疫情未灭,湖南禽流感再起,成都深夜地震,猪肉价格仍在高位,鸡肉价格眼见又要冲天,中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大的困境,每一天暴涨的确诊数据都标志着一个家庭的崩溃,这些都是...

    2020-02-03 13:26:24
  • A股全面大反弹,创业板狂涨3%!一切像极了17年前的“非典”行情!

    A股全面大反弹,创业板狂涨3%!一切像极了17年前的“非典”行情!

    今日A股市场迎来全面反弹,半导体、保险、医疗、互联网等板块强势反弹,截至午盘,沪指上涨0.21%,深成指上涨1.74%,创业板指大涨3.69%。昨天,鼠年首个交易日开盘,两市开盘近3000家个股跌停,逾3200只个股跌幅超9%!但是到了晚间,热门...

    2020-02-04 15:36:53
  • A股迎来反弹!创业板指涨逾3%,超千股飘红

    A股迎来反弹!创业板指涨逾3%,超千股飘红

    2月4日沪深两市低开后迅速翻红,沪指最低跌至2685.27点附近后,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创业板指大涨逾3%。截至发稿,沪指报2752.44点,涨幅0.21%;深成指报9949.95点,涨幅1.74;创业板指报1862.00点,涨幅3.69%。来源:Wind盘面上,机场、医...

    2020-02-04 15:40:21
  • 鼠年A股开张首日:三大股指集体低开,医药股掀涨停潮

    鼠年A股开张首日:三大股指集体低开,医药股掀涨停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沪指跌8.73%,深证成指跌9.13%,创业板指跌8.23%,两市逾3000只个股跌停。 鼠年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沪指跌8.73%,深证成指跌9.13%,创业板指跌8.23%,两市逾3000只个股跌停。从板块来看,行业板块...

    2020-02-03 12:51:53
  • A股大跌之下,记住这里即将是牛市的起点!

    A股大跌之下,记住这里即将是牛市的起点!

    今天很多企业都开工了(云开工),同时,大部分A股投资者应该早上9点半就下班了。 A股也是创下了不知道多久以来的最大跌幅,要么涨停(口罩,基因),要么跌停(其他)。可以说是很惨了,不过完全没必要恐慌,甚至应该高兴。下面听我慢慢道来...

    2020-02-03 17:24:58

本文明天股市期市开盘,市场将迎来巨大冲击,你做好着陆准备了吗?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