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强大的汽车工业是每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对于人口基础庞大的中国来说,汽车工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的重要性,我们有动力在汽车新能源浪潮中追赶。但在新能源攻击浪潮中,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伴随着产能需求大幅扩大到产能,再到产能过剩,最终产能过剩清理,行业需求增加等市场重复过程。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金磊在新能源产业供需论坛上表示,行业阶段性震荡时有发生,前瞻性布局有待加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研究制定锂电池新兴产业建设政策,加快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和关键信息技术发展的实施。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锂电池也逐渐迎来了过剩的局面。长安汽车董事长表示,到2025年,中国需要1000-1200GWh的动力电池产能,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达4800GWh。朱华荣指出,目前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必将回归理性状态。

虽然许多产能过剩大多是低端产能,但不可否认的是,锂电池行业目前正处于行业清算阶段。这样,在整个产业链的传导过程中,必然会首先影响锂电池设备企业。其中,面对锂电池设备需求下降的风险,深圳一次性电子烟企业斯科尔,与主营业务相比,为科技利润的增长带来了第二个春天。

01

赢合科技锂电设备业务从暴涨到过剩

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迅速提高,导致上游锂电池行业需求飙升。盈合科技受益于整个行业需求的增加,营业收入也大幅增加。在赢得科技业绩大幅提升的背后,与电池企业数百GWh的扩产动作密切相关。根据英和科技总裁徐毅的判断,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市场份额将逐步聚集在技术实力雄厚、资金雄厚、“背景”雄厚的电池企业。

近年来,赢得科技营业收入增长

赢合科技锂电设备业务从暴涨到过剩

然而,随着2023年下游锂电池产能过剩,赢合科技虽然整体营业收入能够保持稳定,但盈利能力却有所下降。与往年相比,半年报锂电设备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毛利率从21.5%下降到19%。最重要的是,由于下游锂电池产能过剩,设备厂出现资产减值损失。赢合科技半年报资产减值2.12亿元,占今年半年报总利润的40%。根据公告,这部分资产减值主要是应收账款坏账和存货资产减值。赢合科技的应收账款大多是一年内的应收账款,库存大多是去年根据当时的订单进行的。因此,赢合科技下游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只能违约,导致赢合科技账户无法回收和库存减值。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是赢得科技锂电池设备企业的情况。试点智能和杭科技的营业收入增速有所下降。因此,在目前锂电池行业过剩的情况下,企业要想保持盈利能力的快速上升,只能从其他方向另辟蹊径。2018年投资赢合科技的斯科尔,从事一次性电子烟业务,却无意插柳成荫。在赢合科技传统锂电池设备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成功接管了企业稳定增长的任务。

02

电子烟业务异军突起

2018年,赢合科技向斯科尔增资近500万元,持有斯科尔51%的股权,斯科尔成为赢合科技控股的子公司。斯科尔原股东向赢合科技承诺斯科尔2019、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00万、1亿、2亿。但受疫情和海外电子烟政策变化的影响,斯科尔未能完成原有的业绩承诺。直到2022年,斯科尔的业绩开始出现逆转迹象。2022年,斯科尔的营业收入达到5.46亿元,净利润8536万元,扣除非母公司净利润8745万元,但仍低于业绩承诺的2亿元,原股东向公司赔偿1079万元。

对于斯科尔未能实现承诺目标,公司解释说,国内“电子烟管理措施”正式实施,国内客户库存清理,国家电子烟标准正式实施,国内电子烟销售额外征收消费税。斯科尔还补充说,尽管国内业绩有所下降,但斯科尔开始专注于外国品牌业务,并成功地扩大了英国和欧洲市场。斯科尔于2022年6月获得英国和欧洲TPD电子烟产品验证,下半年业绩逐月上升。

至此,斯科尔的电子烟业务迎来了拐点。根据2022年的年度报告,斯科尔只列出了对公司业绩有重大影响的非全资子公司。因此,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可以反映斯科尔的利润变化。赢合科技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中的少数股东权益为5000万。根据股权计算,斯科尔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亿,斯科尔第一季度净利润已超过2022年年度净利润8700万。在半年报中,斯科尔的一次性电子烟也显示出持续增长的势头。半年报告显示,斯科尔电子烟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3亿元,与往年同比飙升900%以上,真正实现了爆炸性增长。根据第一季度报告,斯科尔第二季度营业收入近10亿元,净利润近3亿元,净利润近30%。从盈利能力来看,已经超越了原有的锂电池设备业务。

在斯科尔的高增长背后,由于一次性电子烟的“风暴”席卷了整个欧洲和美国。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西欧电子烟的销售额从2015年的21亿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57亿美元,其中一次性电子烟在2022年爆炸性增长,销售额迅速增长到15.4亿美元,同比增长800%以上

特别是在以电子烟为控烟方式的英国,其一次性电子烟迎来了爆炸性增长。2022年,英国一次性电子烟销量飙升10倍至近11亿美元,一次性电子烟市场份额也从2020年的不到1%上升到2022年的43%。

斯科尔抓住了一次性电子烟的行业机遇,实现了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根据《金融时报》今年的研究机构数据,英国一次性品牌按销售额排名。今年年初,斯科尔的电子烟品牌SKEE 今年4月,Crystal排名第七,SKE 根据最新的销售数据,斯科尔已经上升到英国市场的第二位,仅次于爱奇迹。

四月份斯科尔排名

赢合科技锂电设备业务从暴涨到过剩

一次性电子烟的兴起有两个原因。一是价格低于传统烟草和可变弹性电子烟,特别是在欧洲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对消费者足够有吸引力。第二,一次性电子烟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口味。这两个原因导致了电子烟的爆炸性增长,而一次性电子烟的增长挤压了弹性变化和开放式电子烟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到2021年,最受欢迎的电子烟类别是开放式的。2022年,一次性电子烟迅速流行,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8%增加到2022年的53%。这种趋势也发生在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美国一次性电子烟市场占比从24.7%上升到51.8%。

03

一次性电子烟市场的波浪式前进

虽然近年来一次性电子烟的发展势头强劲,但该行业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反对意见。首先是加强对一次性电子烟的监督。目前,欧洲许多国家的国会议员都表示,他们应该加强对一次性电子烟的控制。

虽然一次性电子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监管更严格的趋势,但与传统香烟相比,电子烟的伤害更小,可以减少95%的人体伤害。同时,与其他电子烟相比,一次性电子烟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口味,这将有助于长期扩大一次性电子烟的市场份额。纵观电子烟的发展历史,虽然长期面临政策压制,但并不影响爆发的强大活力。

在这个波浪式的进步过程中,赢合科技控股的斯科尔必然会带来进一步的出口额增加。根据斯科尔最新订单,斯科尔第四季度订单也保持爆炸性增长,斯科尔将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期,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将超过35亿元,净利润超过10亿元,明年营业收入预计将达到60亿元,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斯科尔最近不仅深耕一次性电子烟,还探索了换弹性电子烟,分散了一次性产品过于集中的风险。一般来说,一次性电子烟的爆炸性增长将有助于赢得锂电池产能过剩下利润增长的第二个春天。文章:人才杂志

相关阅读
  • 大A的另一个痛点是从青岛啤酒“小便门”引出的

    大A的另一个痛点是从青岛啤酒“小便门”引出的

    大A的另一个痛点是从青岛啤酒“小便门”引出的10月19日,一段网络视频称,在青岛啤酒有限公司青岛啤酒厂(以下简称青岛啤酒厂),一名工人爬进原料仓库小便,引起公众舆论,喝啤酒尿酸会上升,这样的笑话很快就出现在热门搜索中。许...

    2023-10-27 18:25:53
  • 阿尔茨海默病Aβ新药仑卡奈单抗开启国内商业化探索 卫生材料的

    阿尔茨海默病Aβ新药仑卡奈单抗开启国内商业化探索 卫生材料的

      阿尔茨海默病Aβ新药仑卡奈单抗开启国内商业化探索  卫生材料的靶向Aβ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海南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试验区已正式通过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目前,仑卡奈单抗尚未在中...

    2023-10-24 15:34:50
  • 会议建议激活资本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

    会议建议激活资本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

      会议建议激活资本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中国人民银行10月21日发布的《关于金融工作的报告》再次强调,进一步推进积极资本市场和提高投资者信心的政策措施的实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证券法》起草小组...

    2023-10-24 18:28:00
  • 卫星互联网板块可以吗?

    卫星互联网板块可以吗?

    周日,一个朋友问我,卫星互联网板块可以吗?周五,形态明显突破,开始大幅下跌答:伏击思维,开始洗盘子问:你看到哪只股票跌停,以破位的形式洗盘?你不懂技术答:有技术就有反击技术,用反技术洗盘子的股票没有人能说服谁我说了两只股...

    2023-10-24 15:29:37
  • 汇金重磅公布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汇金重磅公布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在这个位置上,国家队再次出手,昨晚汇金重磅公布,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个人猜测今天可能会继续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即ETF,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揭粉,这几年我也做了很多普及投教工作。汇金真金...

    2023-10-24 15:30:31

本文赢合科技锂电设备业务从暴涨到过剩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